「歐元危機侵襲亞洲」
2012年8月18日《法蘭克福匯報》寫道:"歐洲的金融風暴造成的後果正迅速蔓延開來。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越南和韓國自五月以來得到的月訂單紛紛下降。亞洲商業領導的信心正逐漸消逝:上一季度亞洲的全球脈動指數為60.1點,面臨經濟危機的歐洲則下滑2.8個百分點至52點,美國下滑4.1個百分點至59.7, 而中國則一次下滑了7點降至50點。"
此外,美國和印度的乾旱造成糧食價格上漲,貧窮人口最多的亞洲首當其沖。
《法蘭克福匯報》以"中國作為區域救星"為標題寫道:"中國第二季的增長率仍有7.6%。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對最大出口市場歐洲的出口萎縮。目前最關鍵的是中國如何逆勢操作。由於供應商的網路越來越緊密相連,整個亞洲以至澳洲的经濟增長都依賴中國。"
另外該報稱,中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建議進行鐵路投資,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此舉可能造成產能過剩。
"(中共)專制政府所可能面對的更大危險是,民眾不滿進一步上升。中國政府可能會選擇保守行事,如同2009年般注入大量資金,結果使通貨膨脹急速上升,造成食品價格更為昂貴。"
野心勃勃的中國企業
《時代線上》8月15日以"採用亞洲管理模式"為題分析中國企業的領導模式:
"商場如戰場,每一本中國的管理書籍都寫著這句話。最終獲得勝利的往往是長期鎖定相同目標者,在出手時手段靈活、戰術狡詐。一旦確立目標,便全力出擊。"
《時代線上》指出,中國企業來勢洶洶,他們相中德國中小型企業的新技術、優秀的員工和在歐洲的市場並加以收購。過去數年間中國公司已併購15間德國企業,以獲得專業技術知識。
"來自中國沿岸城市深圳的電信業巨頭(華為)的戰略是征服由西方主導的移動通信市場,不惜任何代價。現在中國企業的戰略資金充足,北京對進入歐洲市場的企業和將知識及技術轉移至中國的企業發出獎賞。中國企業大舉進軍正面臨歐元危機的西方市場。"
摘編:張筠青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