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巴馬籲推動和平進程

2013年3月22日

歐巴馬在此次的中東之行中罕見批判性評論以巴關係。他呼籲以色列人設身處地為巴勒斯坦人著想,並表示和平是通往安全穩定的唯一道路。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歐巴馬描述他此次的出訪行程稱,其主要目的是聆聽意見。全球的媒體此前大幅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和美國總統之間的困難關係。而這兩位國家元首則打算從一開始就給人不同的印象:在首場與納坦雅胡总理一同出席的記者會上,兩人表現得心情愉悅,雖然並非在所有議題上都持相同觀點,但歐巴馬和納坦雅胡仍有說有笑。而兩人在緊閉的會議廳門後所進行的政治會談則涉及諸多議題:敘利亞局勢,以及來自伊朗的核威脅,這是納坦雅胡最重視的議程。

但歐巴馬在耶路撒冷會議中心演講時,對年輕以色列民眾發表了針對巴以關係的批判性分析則令人們感到驚異。"他成功改變了議程",以色列《晚報》(Ma'ariv)周五如是寫道。"納坦雅胡只希望談論伊朗,而歐巴馬卻突然將和平進程列為優先事項。"

歐巴馬與納坦雅胡在記者會上互動良好圖片來源: Reuters

自由是唯一道路

當歐巴馬邁上演講台時,數百名以色列年輕人如同歡迎偶像明星般抱以熱烈歡呼。他首先保證美方將提供協助,並談及猶太人的苦難。當他用希伯來語說"以色列不會孤單"時,聽眾們群情激昂。歐巴馬也提及目前存在的威脅、伊朗問題以及敘利亞和以色列在不穩定地區的處境。但他隨即說道:"自由是通向安全的唯一持久道路。唯有通過實現巴勒斯坦國獨立,才能使以色列的民主以及猶太民族持續蓬勃發展。"

歐巴馬試圖向以色列民眾傳達鄰國巴勒斯坦的人性面,呼籲在場的以色列人設身處地為巴勒斯坦人著想。他並向觀眾們講述了不久前在約旦河西岸的青年中心與年輕的巴勒斯坦人接觸的經驗。歐巴馬說,這些巴勒斯坦人與他的女兒無異,他們也有權擁有自己的未來:"巴勒斯坦的孩童無法在自己的國家成長,這並不公平。如果暴力對待巴勒斯坦人卻不受到處罰,或巴勒斯坦人受到阻撓無法開墾自己的土地,這也不公平。"

罕見的直截了當,但卻獲得許多聽眾的理解:如雷的掌聲多次打斷了他的演講。由美國駐特拉維夫領事館所選定的聽眾對歐巴馬表現出友善與認同。一名年輕的以色列女性透過場外的廣播車聆聽了演講,她認為:"這是一場精彩的演說。他說出了我這一代的許多人心中所想的事。"

巴勒斯坦人抱持懷疑

值得懷疑的是,歐巴馬是否說出所有以色列人的心聲。在政治層面上,一些人表示了憤怒,尤其是右翼陣營。首先發難的是"猶太家園黨"的貝內特(Naftali Bennett)。媒體援引這名納坦雅胡新政府的部長稱:"沒有一個國家是自己的土地的佔領者。"他的政黨拒絕了"兩國解決方案",並且希望併吞約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區。其他人則對歐巴馬的演講抱以正面評價。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巴莫爾(Yigal Palmor)說:"我認為,廣泛的共識認為這是場激勵人心的演講。這是來自一名真正的朋友的發言,與我們肩並肩站在一起,分享我們的關切與期望。"

對於歐巴馬並未直接與其對話,部分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人則表示失望。當地充斥著懷疑。一名女學生娜哈爾(Nahar)表示:"等著瞧吧,這些人來到這裡發表許多高論,但往往什麼也沒發生。"另一名比爾澤特大學的女學生馬爾瓦(Marwa)則表示:"我期望他能明白,誰是佔領者,誰是被佔領的一方。但是人們並不抱持幻想。他們確信,美國所實行的是偏袒其中一方、對以色列友好的政策。"她認為,歐巴馬訪問以色列的行程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歐巴馬會晤阿巴斯,大批警力嚴密封鎖阿巴斯官邸圖片來源: DW/V. O'Brien

數小時前,歐巴馬短暫在拉姆安拉會晤了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美方代表團的直升機飛過拉姆安拉上方的藍天時,一些路人還用手機拍下了這個畫面。一群示威民眾聚集在穆卡達官邸旁,巴勒斯坦安全人員則嚴密的封鎖了官邸四周。抗議民眾高喊:"歐巴馬,如果你不想對以色列施壓就滾回家"。當天許多人都留在家中,平日熱鬧的拉姆安拉異常的平靜。

新一輪談判?

阿巴斯的穆卡達官邸並未大張旗鼓地接待,礙於時間短暫,雙方快速切入正題。歐巴馬批評了定居點政策,但提倡沒有先決條件的以巴談判。阿巴斯則強調,以色列必須停止非法建設定居點。歐巴馬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巴勒斯坦人民應該得到佔領的終結,以及隨之而來的屈辱的結束。巴勒斯坦人應能自由行動,在自己的環境中感受到安全。"

歐巴馬此行談了許多,發表了許多講話:如今,人們紛紛臆測未來會如何發展。以色列《新消息報》(Yedioth Ahronoth)寫道:"歐巴馬重返美國,回到他自己的內政問題中。他留下了精彩的演講,以及一條在他抵達前便存在的死胡同。"其他人則較為樂觀,認為這是美國總統精明的一步,通過新建立的信任感,或許能促使其以色列盟友推行不同的政策。

作者:Tania Krämer 編譯:張筠青

責編:任琛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