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與梅克爾——相知日深
2016年11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當歐巴馬2008年當選總統時,德國人歡呼雀躍。然而,在他還是選戰人時,梅克爾曾讓他吃過一回閉門羹:那年夏天,她拒絕讓布蘭登堡门成為他演說時的背景。當年的這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不得不移至凱旋柱廣場發表演講。約20萬人蜂擁而至,向他歡呼致意,視他為甘迺迪第二、終結布希時代的救星。因伊拉克戰爭,布希在美國和部分歐洲人之間打入了一個楔子。由社民黨籍的施羅德總理領導的德國堅拒參戰,作為反對黨領袖的梅克爾則站在布希一邊。
2009年,在任期首年,歐巴馬雖兩次訪德,卻都避開柏林。這被認為是有意作對。此後,梅克爾和歐巴馬之間的關係也維持冷淡。情況之所以如此,自有其確鑿的政治原因。其中的最大原因是,2011年,德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表決利比亞軍事行動議案時投票棄權。
"歐巴馬時代,我們曾遇到大量問題"
不過,這絕非唯一的原因。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美國問題專家布拉姆爾(Josef Braml)警告說,不要事後美化歐巴馬時代的跨大西洋關係。他指出,"我們在歐巴馬時代麻煩不少。內政問題迫使歐巴馬在安全政策、經濟政策上要將負擔轉嫁到我們身上,曾讓我們很不舒服。"
儘管有這樣的爭議,或者說,正因此,就在那一年,歐巴馬向梅克爾總理頒發了"自由勳章"。這是外國人所能得到的美國最高榮譽。這是一種媾和姿態,還是一種望德方承擔更多責任的要求?得出這兩種結論的觀察家當時都有。
2013年,歐巴馬到底還是得到了布蘭登堡门前的舞台。他和梅克爾分別把手放在對方的肩上,顯示團結一致。然而,尤其在美國秘密機構-國家情報局大規模監聽醜聞曝光後,雙方關係中的不和諧音重又增加。是年10月,外界瞭解到,美國國家情報局居然還偵聽過這位德國女總理的手機。梅克爾怒氣難抑,脫口而出後來成為她經典名言的那句話:"對朋友搞間諜活動,這絕不可以。"
個性不同,互相補益
執政時間愈長,梅克爾和歐巴馬兩人在政治上和個人關係上就愈顯得接近。梅克爾所在的基民盟的跨大西洋關係問題專家拜爾(Peter Beyer)相信,歐巴馬尤其看中梅克爾的"務實、可靠和專業性",而且,"他需要她":德國的政治和經濟份量不斷增加,歐巴馬無法繞開這位女總理。
2015年夏,在巴伐利亞埃爾茂宮(Schloss Elmau)的G7峰會或許提供了有關這兩人的一張最令人深思的照片:兩臂伸開的歐巴馬悠然坐在長椅上,梅克爾站在他面前,比劃著,似乎在向他講解著什麼;她身後,阿爾卑斯山構成清晰的背景。
那麼,兩人在個人關係上能理解對方嗎?在個性上合得來嗎?拜爾認為,兩人個性不同,但這完全無礙:"歐巴馬是天生的演說家,容易打動人。梅克爾則言簡意賅,不善言辭,難以讓人無比激動。不過,兩人都看中對方,因為,他們可以互補。"
G7峰會結束後數星期,梅克爾為難民開放了邊界。這一戲劇性步驟後來很快遭到眾多德國人吐槽,卻贏得歐巴馬的最熱情讚揚。
過渡期顧問
隨著川普当選,在決定性政治領域,美國似乎會從德國的盟友轉變成對手:自由貿易、氣候保護、 對俄立場,或者,對敘利亞難民政策。
無論如何,選戰中川普已曾將希拉蕊‧克林頓比喻為"美國的安吉拉‧梅克爾"。他稱,克林頓也想在美國實行梅克爾為數十萬穆斯林開放邊界的那種"瘋狂"做法。
不過,布拉姆爾對歇斯底裡的态度发出警告,並警告不要將國家關係簡化為兩人關係。他表示,現在,又說歐巴馬是好的,川普整個兒是壞蛋,這不過是媒體的一廂情願。他指出, "老生常談和個人化,於事無補,而且危險"。
歐巴馬卸任在即。此時來訪所為哪般?行前,歐巴馬告知,數天前,川普在兩人白宮會晤時對保持包括北約在內的最重要戰略夥伴關係表現出濃厚興趣。他說,他在會晤時建議川普抵抗走向孤立主義的"沖動"。
基民盟政治家拜爾認為,歐巴馬和梅克爾此次會晤十分重要。 他說,這次會晤遠不只是一次"告別之旅"。他指出,鑑於川普当選給其它國家帶來的影響,歐巴馬會感到,"他對自己的國家和夥伴國還有責任"。他認為,歐巴馬不會現在起就"逐漸淡出",而是在權力"過渡階段成為川普的一名重要顧問"。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