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國際問題權威學者就制裁發表聯署聲明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21年3月25日

繼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發表簡短聲明後,歐洲30多家中國及國際問題研究機構的權威人士發表聯署聲明,強調困難時期對話的重要性,指出對研究機構的制裁,損害中歐之間更為廣泛的關係。

Berlin Veranstaltung von MERICS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一次公開討論會(該中心外聯負責人 Kerstin Lohse,歐盟商會主席Jörg Wuttke,該中心前主任Frank Pieke,從左至右)圖片來源: DW/Mu Cui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四(3月25日),位於歐洲的30多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所長發表聯署聲明,表達在目前「困難時期,將學術研究人員和民間機構拉入當前的緊張情勢而深感遺憾」。這些來自瑞典、英國、法國以及德國等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的學者們,強調相互對話的重要性,他們表示,將「站在我們同事的一邊」。

聲明寫道,「2021年3月22日,中國外交部對歐洲10名個人和4家機構實施制裁,以報復歐盟的制裁。3月21日的歐盟制裁,針對的是被指控參與新疆侵犯人權的中國政府官員。然而,中方的回應制裁,不僅涉及歐洲官員和政治人物,還包括在歐洲從事中國問題研究的學者和學術及政策機構,這些機構在歐洲研究中國領域具有核心作用。」

「我們是歐洲不同研究機構的負責人,致力於加強中國和歐洲之間的瞭解、相互理解以及交流。我們深感擔憂的是,針對獨立研究人員和公民社會機構的制裁,將打擊為政策辯論做出積極貢獻的人,從而實際破壞他們建設性的參與。而這不僅會損害我們扎實的提供分析的能力,對於未來,也會損害中歐之間更廣泛的關係。」

歐盟對中國的此次制裁是自八九民運被鎮壓後首次對北京採取的懲罰,也是美加英歐聯合制裁行動的一部分。澳洲和新西蘭雖沒有祭出對中國的制裁,但同日發表聲明譴責中國在新疆壓迫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行為。中國外交部在第一時間宣佈對歐盟進行反制裁。

倫敦國王學院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Kerry Brown也是簽署人之一圖片來源: Privat

中國制裁的兩大動機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認為中國對歐盟的報復行為有兩個關鍵性動機:

「第一個動機與中國的自我認知有關,即一個重新崛起的大國具有自豪感,以及必須在國內和國外表現強大形象。另一個動機是防止歐洲利益相關者制定更加自信和團結的對華政策,同時分化他們並讓他們為激怒北京付出代價。中國尤其希望阻止歐洲採取統一立場,因為這將促使與美國或日本等的進一步合作。」

受到中國制裁的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於周一晚(3月22日)發表聲明,對中國外交部做出的制裁決定表示「遺憾」並駁回對其的譴責。聲明寫道,「作為獨立研究機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致力於推動更好、更客觀的理解中國。我們將以依據事實的分析,繼續追尋這一使命,即便時局艱難,也將為對話創造機會。」

歐盟將何去何從?

歐盟外交最高代表博萊爾(Josep Borrell)原本計劃在周四(3月25日)、周五召開的理事會峰會上做中歐戰略進程報告。周一雙方制裁與報複製裁措施宣佈後,博萊爾表示,鑑於局勢發展,出現了新的氛圍和新的情況。人們不清楚他是否將對報告進行修改。

歐洲議會周三會議期間,議會議長薩索裡(David Sassoli)以及最大黨團人民黨主席韋伯(Manfred Weber)均表示支持受到中國制裁的歐盟議員,他們當中有兩名來自德國,即歐盟議會綠黨籍對華關係小組組長彼蒂科菲爾(Reinhard Bütikofer)以及基民盟籍的議會友台小組組長蓋勒(Michael Gahler)。

此前,參與審議《中歐投資協定》(CAI)的歐洲議會議員取消了原定於周二(3月23日)舉行的會議。歐洲議會社民黨團和 "革新歐洲"(Renew Europe)均表示,在審批CAI的問題上取得任何進展,其前提必須是中國解除制裁。不過,歐盟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希望繼續討論CAI。他們認為這個問題與人權制裁的緊張關係可以分開來看。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