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媒體評黎以衝突

2006年7月18日

黎以衝突升級的責任到底在誰?歐洲人該持什麼態度?歐洲媒體對此的看法並不一致:

誰能熄滅中東戰火圖片來源: AP

在羅馬出版的義大利「共和報」認為,如果僅僅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發生衝突,事情就要簡單多了,因為國際社會不會像現在這樣顯得束手無策。該報說:「這是一個新中東,薩達姆倒台後,那裡所有的事情都發生了變化。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世界見證了阿拉法特的辭世、以色列撤出加薩地帶、沙龍的隱退、伊朗核問題尖銳化、敘利亞撤出黎巴嫩、什葉派和遜尼派穆斯林矛盾的加深以及伊拉克的混亂。美國曾是那裡的『裁判』,現在深陷『伊拉克噩夢』。火焰在蔓延,但是滅火的人在哪裡?」

塞爾維亞的Danas報周二載文說,以色列有權捍衛自己的領土。但是,文章筆鋒一轉,指出以色列對士兵被綁架的過度反應顯示出另外的動機,「真主黨給了以色列反擊的合理藉口」。文章認為,如果沒有軍事對抗,奧爾默特政府就可能面臨政治死亡,「奧爾默特沒有放過機會來取得政治一致,發動一場大多數以色列人都支持的戰爭」。

奧地利「標準報」讚揚了周末八國峰會,稱峰會參與國家不僅指出了「責任在誰」,也一改膽小的作風,「直呼責任方的名字」。該報說,「現在只能希望西方國家哪怕是出於自己的利益,幫助鏟除真主黨」。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該報警告說,「真主黨就會倚靠有核武器的伊朗的支持,挑起下一個危機,這樣的話中東就會大倒退」。

英國「電訊報」指出,八國峰會就中東衝突升級發表的聲明「是十年來最親以色列的國際聲明之一,這是出於對哈馬斯和真主黨的恐懼,擔心他們的勝利導致整個伊斯蘭世界極端主義的盛行」。但是,「以色列把戰爭看成是一次改變人們如下看法的機會:2000年從黎巴嫩撤軍和2005年撤出加薩地帶是軟弱的訊號」。該報預測,「國際的武裝干預將或者是無效,或者是冒險使自己成為攻擊的靶子」,而最有希望的調停方式將是「政治手段與外交」。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認為,「阿拉伯國家以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鄰國多年來沒有能夠提出減少以色列不信任感的建議」。以色列去年夏天全面撤出加薩地帶,這似乎加劇了(以色列人)的挫折感,因為他們因此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以色列公眾要求採取比迄今為止更嚴厲的措施」,而現在終於見到了「更嚴厲的措施」。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