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憂慮給北京提供了機會"
2011年8月24日《法蘭克福評論報》在8月23日的評論中寫道:"西方政府被中國要求改革,是有傳統的。可是,最近這些要求也朝著別的方向:美國和歐洲在經濟困境中陷得愈深,北京也就愈是聲音更大、更自信的提醒:是該從根本上改變的時候了。美國債務危機讓中國的評論家們忙了好幾星期,他們現在轉向歐元了。周一的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要求:'歐元區必須採取具體措施,重建市場對歐元區和歐元的信任。'……歐元國家必須'改革其阻礙經濟發展的制度',歐洲必須對世界經濟'有責任意識'。
"新華社對總理梅克爾和總統薩克奇的會談作出類似的評論。這家官方通訊社的標題是'針對歐元區的會晤帶來的希望多於具體措施。'《環球時報》也用漫畫予以嘲諷……。
評論指出,"無論如何這些批評是有理由的,然而,與國家媒體相關就不只是就事論事了。歐洲的憂慮給北京政府提供了機會,去炫耀自己的成績,轉移人們對本國問題的視線。此外,從中國的眼光來看,西方失去其經濟上的優勢,也就失去資格擁有一個更好的政治制度。
"作為西方國債的大主顧,中國覺得有權利提出建議。這個新的自我意識讓剛剛訪問過中國的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有了領教。新華社的評論標題是:'美國必須遵守對中國的承諾'。該評論稱,中國通過購買美國的債券,'顯示了決心勝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責任,表明事實勝於雄辯。……'。"
作者還不無抑鬱地寫道:"下一個大概該輪到法國總統薩克奇了,他在星期四會見中國主席胡錦濤。"
"中國將歐元危機比作瘟疫"
《法蘭克福匯報》(8月23日)題為"中國將歐元危機比作瘟疫"的報導寫道:"由於美國的局勢,中國有了疑慮之後,現在也對歐洲的形勢表示擔憂。雖然與美國不同,中國只有少量的歐盟國家債券,但是,執政的中共最重要機關報《人民日報》評論說,債台高築壓抑需求,將對我們的現實經濟有著廣泛影響。歐盟是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與歐洲的貿易額超過與美國的貿易額。2010年貿易增長將近14%,達到4000億歐元。"
報導說,"中國掌握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高達3.2兆美元,持有美國國債1.17兆美元,是美國的最大債權人。中國有多少歐洲的國債並不清楚,這個國家對歐元的總投資估計達8000億美元。據北京自己宣稱,它一再從危機國家比如希臘購買債券。不久前,總理溫家寶在德國宣佈,中國將在今後也認購債券。"
該報認為,儘管美國副總統拜登在北京許諾美國的經濟和債務穩定可靠,溫家寶也對此表示'完全信任',"問題是,西方的危機是否加重這個國家的負擔,在中國是有爭議的。"
《德國金融時報》(8月23日)報導說,"世界出口冠軍中國感受得到全球經濟的冷卻,製造業生產在8月份連續第2個月輕微萎縮。" "可是,專家們估計這個繁榮多年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會軟著陸。"
編譯:林泉
責編:樂然
(以上內容摘自或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