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的決定是錯的」

2013年6月13日

不出觀察家所料,歐盟委員會本周四(6月13日)果然向世貿組織提出反對中國對歐盟鋼管徵收懲罰性關稅的申訴,標誌著歐中貿易爭端再度升級。德語媒體不約而同發表德國經濟界一些頭面人物的文章或發言,反映了德國相當一部分經濟界人士在相關問題上的立場。

Trauermarsch und Protestaktion gegen Solarzölle im Mai 2013 in Brüssel vor der EU-Kommission. Die Aktion wurde von AFASE organisiert. Hinter dieser Aktion und Organisation stecken Teile der europäischen Solarbranche, die gegen Zölle auf PV-Module sind. Copyright: AFASE
圖片來源: AFAS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經濟界中國事務發言人、全球最大化工康采恩巴斯夫(BASF)副董事長布魯德米勒(Martin Brudemüller))在周四(6月13日)一期的《法蘭克福匯報》上發表一篇評論,闡明自己的觀點:在同中國的經貿關係上,應有一種更具現代感的視角:

「德中兩國只有以坦誠和平等心態交往,抓本質的東西,才有可能成為李克強總理新近訪德時所說『珠聯璧合』。進口、投資和創新應是3個指導因素。

歐盟從2013年6月6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光伏電池板徵收懲罰性關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在有關自由貿易的討論中,人們常常忘記了,進口之於本國的競爭力有多重要。隨著這一視角轉換引出的問題—『從某國的哪些進口是自己競爭能力的前提』—可為國際自由貿易對話帶來新的推動。我們要討論的不是懲罰性關稅,而應是如何攜手的問題,討論如何超越國界,在一個全球價值創造鏈中更好地合作。因為,我們不能忘了,中國的出口中也包含了歐洲企業的前期產品。

「同樣的開放性思維也適用於投資。一個國家對外來投資愈開放,就愈容易使本國企業融入全球價值創造鏈。正因此,德國經濟界亞太委員會才如此大力主張中國企業更多地在德國投資。

「為更成功地進入全球價值創造鏈,企業必須將創新置於首位。……因此,強化德中企業在全球價值創造鏈中的合作,也要求進行共同研究和開發。考慮到圍繞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討論,這一點似乎還是『未來之聲』,然而,創新恰恰是未來由之產生的素材。

「聯邦總理梅克爾和李總理在會談中決定,在未來政府磋商會議框架內設立德中經濟顧問委員會。中國顯然也非常希望利用這一平台,討論它關心的議題。德方應利用這一委員會,使其成為德中經濟關係未來建構的一個有效機構。我們將在相關過程中讓自己受全球價值創造鏈的引導,而這將有利於我們兩國,也有利於我們的其它貿易夥伴。」

歐中貿易摩擦讓雙邊關係受考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貿易壁壘不符合德國利益」

《世界報》刊登該報同德國郵政公司董事長阿佩爾(Frank Appel)的採訪,其中涉及歐盟決意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問題。阿佩爾在採訪中明確表示,歐盟這次是作出了一項錯誤的決定:

「我覺得,德國表達了不贊同對中國徵收懲罰性關稅的立場,這完全正確。作為出口國家和貿易關係的受益者,貿易壁壘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它們只會讓我們自受其害。因此,歐盟的決定是錯誤的。」

摘編:凝煉

責編:雨涵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