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通過第18輪對俄制裁
2025年7月18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這是迄今為止針對俄羅斯的最強硬的制裁計劃之一。「我們將繼續施壓,直到結束侵略成為莫斯科唯一的選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對新制裁方案的通過表示歡迎,她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我們正擊中俄羅斯戰爭機器的核心。」
禁止 「北溪1號」管道恢復運行
這份制裁方案旨在進一步削弱俄羅斯通過向第三國出口石油獲取收入,同時打擊俄羅斯金融體系。此外,制裁措施還將禁止重啟「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和使用「北溪2號」管道。
2022年9月的一場襲擊中,從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四條輸氣管線中已有三條被摧毀,但如果日後進行修復,這些穿越波羅的海的管道仍可能為俄羅斯通過出售天然氣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石油價格上限將動態調整
馬爾他、希臘和塞普勒斯曾對旨在減少俄羅斯向第三國出口原油收入的措施表示擔憂。這三個國家擔心若「油價上限」降幅過大,本國航運業將面臨不公平的損失。
作為妥協方案,歐盟決定將油價上限設定為不低於市場平均價格的15%。第一步是將目前的上限從每桶60美元下調至47.60美元(每桶159升)。
最初的計劃是將俄羅斯石油的出口價格上限永久定為每桶45美元。該上限適用於向印度、中國或土耳其等第三國出售的俄羅斯原油,最初在2022年由歐盟、美國、日本、加拿大和英國共同引入。
為執行該規定,凡是在超過限價運輸俄羅斯石油的企業都將面臨制裁,不僅包括航運公司,有包括提供保險、技術支持、融資和中介服務的公司。
雖然歐盟曾希望七國集團(G7)廣泛參與油價上限機制,以擴大影響力,但因中東局勢導致油價上漲,以及川普政府未支持該計劃,導致難以推進。
石油收入是俄羅斯經濟的支柱,使普丁得以在不加劇通貨膨脹或貨幣崩潰的情況下繼續為軍隊提供資金。
一長串新制裁措施
據德新社報導,除上述措施外,歐盟對以下制裁措施達成一致:
- 禁止進口用俄羅斯原油加工而成的精煉產品,例如車用燃料、航空燃油以及取暖油。此舉旨在堵上之前允許通過第三國進行間接出口的法律漏洞。俄羅斯在印度的煉油廠也在制裁目標之列。
- 禁止與那些協助規避油類制裁的第三國企業進行金融交易。
- 100多艘屬於「俄羅斯影子船隊」的船隻被加入制裁名單。這些船隻將被禁止進入歐盟港口,也不得獲得歐洲公司提供的保險、融資或設備支持。也就意味著,受制裁的「影子船隊」總數達到了約450艘。
- 新增22家銀行被踢出SWIFT國際結算系統,新措施制裁範圍擴大至完全禁止其進行金融交易。
- 首次對兩家中國金融機構實施交易禁令,理由是其參與規避對俄制裁。此外,還對多家直接支持俄羅斯戰爭的中國企業實施制裁。
- 進一步擴大出口限制,涉及可能用於軍工領域的機床等產品。
- 被制裁的個人、企業和組織的名單新增了50多個條目,因此這份名單將總計超過2500個條目。
制裁方案此前因斯洛伐克威脅動用否決權而被推遲
該制裁方案原本應在6月底歐盟峰會後達成一致,但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以威脅動用否決權阻止了這一進程。
如今,該協議得以達成,這要歸功於各方做出的讓步。斯洛伐克獲得了保證:即使未來歐盟進一步推動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也不會對其本國經濟和財政造成嚴重影響。由於這一禁令可通過多數票決定,不需一致通過,因此菲佐無法阻止。
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盟已對超過2400個個人和實體實施了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然而,隨著制裁對歐盟成員國經濟帶來的衝擊,每一輪制裁談判都變得越來越難達成一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