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員自由流動政策引擔憂
2014年1月3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生活在歐盟境內的公民有到任何一個歐盟國家尋覓工作職位的權利。一個國家成為歐盟成員之後,即可享受歐盟的雇員自由流動條款——不過這種流動在一定時期內具有限制性。因為其他的國家可以在最長可到7年的過渡期間對勞動者的自由流動進行限制。2007年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被納入歐盟,包括德國和英國的9個國家對其實施了此類限制。
限制自從去年12月31日以來被取消——在基社盟的發起下,德國隨即掀起了一波題為是否要對移民政策進行收緊的討論。有警告擔憂會有大批「貧窮移民」進入。英國首相卡梅倫幾個星期前也做出過類似的表態。他擔心會出現「社保福利旅遊族」。
排斥和恐懼
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移民和跨文化研究學院的波特(Andreas Pott)認為,德國的這場討論的主要氣氛是排斥和恐懼。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他還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在對待移民問題上缺乏冷靜的態度。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調查顯示,從2007年至2011年,在擁有極高失業率的西班牙約有5.1萬保加利亞和32.7萬羅馬尼亞移民。而西班牙幾乎沒有關於類似的討論。在2012年取消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自由流動限制的義大利,情況也是如此。在過去十年中,每4個移民中就有一人來自羅馬尼亞。與此相比,德國失業率為5%左右,境內約有6.8萬保加利亞人和10.7萬羅馬尼亞人,但是反而出現「抵觸」情緒。其原因何在?其中的一個可能因素在於,僅僅是因為同屬於一個語族,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西班牙人的關係要比羅馬尼亞人和德國人的更為緊密。不過,決定性的因素可能在於,這個問題對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比對經濟較弱的國家來說更為尖銳。經合組織(OECD)移民問題專家利比希(Thomas Liebig)表示:「目前義大利和西班牙工作市場十分不景氣。沒有工作的地方,移民也比較少。」反之,德國缺少勞動力。
2004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捷克、斯洛維尼亞、匈牙利和塞普勒斯加入了歐盟。當時在德國也出現了關於勞工移民的討論——只是當時並沒有聯繫到「貧窮移民」的警告。這類混淆理論站不住腳的原因是:放開勞動力市場並不等同於打開社保制度的大門。工人的自由流動僅限於,人們可以在其他歐盟國家逗留三個月尋找工作。根據歐盟法規,此人並沒有享受社保的權利。一個國家是否、在何種條件下提供救助,取決於其自由裁量權。
勞工市場獲利
雖然按其總人口比例來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屬於熱衷移民的歐盟國家,很多專家認為並不會出現這兩個國家湧向德國或者奧地利的大型移民潮。
2011年,當德國的勞動力市場向波蘭等國家全面開放後,也沒有出現這樣的移民浪潮。當時,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波蘭人已經在其他的國家找到了棲身之地。
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移民和跨文化研究學院的波特認為,德國已經錯過了吸納外國專業人才的時機:「德國向波蘭人實施的限制導致很多德國市場需要的,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波蘭人把目標轉移到英國,在那裡找到了工作。」
經合組織的利比希表示,另外一方面,2004年德國剛剛完成了「哈茨改革」轉型,在促進移民就業方面增加了努力,幫助當時已經在德國生活的移民們尋找工作崗位:「當時的政策頗有成果,現在人們為更多的移民打開大門。」 利比希相信,最終,勞動者自由流動是個雙贏的政策:「這個政策會對不平均勞動力市場情況作出強烈的反應。哪裡需要勞動力,人們就會流向那裡。歐洲整個的勞動力市場都會由此得益。」
作者:Jennifer Fraczek 編譯:文木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