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比亞沃維耶托的「那些年那些事」

2012年10月10日

迄今,比亞沃維耶托原始森林仍是歐洲境內原貌尚存的野生生態保護區。那麼,這片森林是如何在經過數百年之後,依然完好無損呢?

Wisente +++ BPN +++ ACHTUNG: NUR FÜR DIE GALERIE "URWALD POLEN" (GLOBAL IDEAS) ZU VERWENDEN.
圖片來源: BPN

1409年:森林與野牛共存

比亞沃維耶托原始森林之所以得以保存,原因是當年為了讓國王陛下能夠打獵。早在15世紀初,這片當時被稱為「密林」的地區,就已獲得波蘭國王「皇家獵區」的地位。因為,森林越保持原貌,動物就越感到舒適,並駐留下來。對打獵的貴族們來說,野牛尤其具有吸引力。為了在自己的戰利品展示櫃裡擺放更多的這種一人高的龐然大物,他們下令禁止砍伐樹木。就這樣,比亞維耶托因為狩獵而把一大片原始森林保存了數百年之久,而野牛和森林相互依存的歷史也從此開始。

1795年至1918年:獵區易主

1795年,歐洲列強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波蘭,波蘭國家不復存在。從此以後,俄國沙皇統治著比亞沃維耶托地區。沙皇也熱衷於狩獵,把亞沃維耶托森林劃為他們的私有財產。沙皇尼古拉還讓人在林中興建了一座宮殿,二戰以後被拆除。在沙皇的私人林地裡,除了沙皇,任何人不能打獵,偷獵野牛者將被判處死刑。

圖片來源: BPN

 1857年:野牛數量空前

比亞沃維耶托森林作為獵區的特殊地位,保證它不受損害。在這片完好無損的森林裡,牛群年復一年地繁衍。到1857年,野牛數量達到空前之多:總共有1900頭野牛棲息在比亞沃維耶托森林。然而,在這之後的幾十年裡,野牛數量因疾病而大量減少,到1917年秋天僅剩下150頭。

圖片來源: Rafal Kowalczyk

1917年/1918年:狩獵區失去了作用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曾經備受青睞的狩獵區對沙皇越來越不重要。與此同時,戰爭把德國佔領者帶到了比亞沃維耶托,他們開始大面積砍伐森林,興建鋸木廠和鐵路線,把木材運往西歐,當時砍伐的木材多達500多萬平方米。

圖片來源: BPN

1919年:最後一頭野牛被開槍打死

在戰亂之中,野牛也失去了作用,從而也失去了特別的保護。1919年,一位已被解僱的林業公務員開槍打死了比亞沃維耶托森林的最後一頭公牛。與此同時,自然研究者提出了保護森林的主意。1921年波蘭境內建立了面積為67500畝比亞沃維耶托森林保護區。

圖片來源: Rafal Kowalczyk

1929年:重新放養野牛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波蘭重新成為主權國家。波蘭政府從歐洲各處的動物園購買了四頭野牛,在一個專門的保護區裡開始培育有「森林之王」稱號的野牛。如今生活在比亞沃維耶托的野牛,都來源於這幾頭牛。同年,當時保護區的一部分被辟為特別嚴格保護的區域,這一部分森林不允許進行任何人為利用。1932年,在這一片地區的基礎上,建立了波蘭第一個國家公園──「比亞沃維耶托國家公園」。在迄今的幾十年裡,國家公園不斷擴大,超出了原來保護區的範圍。

圖片來源: BPN

1941年:德軍佔領森林

然而,森林得到保護的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地區被德國軍隊佔領,他們在經濟上對森林進行大規模利用。原始森林還成了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喜愛的狩獵區。

圖片來源: BPN

1944年:兩個國家共屬的森林

隨著蘇軍擊退德國,重新佔領該地區,比亞沃維耶托森林為波蘭和白俄羅斯瓜分。從此,三分之二的森林面積屬於白俄羅斯,三分之一屬於波蘭。波蘭方面保留了保護區「國家公園」的地位,包括其中心的特別保護區。屬於白俄羅斯的部分先是自然保護區,從1991年開始也成為國家公園。

1977/1979年:比亞沃維耶托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教科文組織」宣佈波蘭國家公園為「生物圈保護區」。兩年以後,包括波蘭和白俄羅斯的比亞沃維耶托森林獲得跨國界的「世界自然遺產」的稱號,保護區逐漸擴大。對環保人士來說,為了保護森林的生物多樣性,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擴大保護區也給許多當地居民帶來了種種禁令和限制。

圖片來源: BPN / MG

2012年:比亞沃維耶托的今天

由於最近幾十年的特殊保護,比亞沃維耶托原始森林已經成為生物多樣性的見證。兩萬種動植物生長在面積為225萬畝森林裡,其中的900頭野牛,是歐洲的一大特色。著名的科研機構紛紛在比亞沃維耶托落戶,例如波蘭科學院哺乳動物研究所。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