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都市裡「民工好聲音」

2013年9月9日

每當六點半夕陽西下的時候,上海襄陽公園裡就會擺開卡拉ok的場子。無論老少,無論職業,這些外地打工者每晚都聚在這裡。無緣享受紙醉金迷的上海夜生活的他們,在這裡找到了歌唱的樂趣。

microphone on stage mic; speech; voice; recorder; audio; sound; song; karaoke; audience; band; broadcast; party; disco; club; stage; chrome; classic; closeup; concert; event; glowing; entertain; entertainment; device; instrument; live; copyspace; microphone; mike; music; musical; perform; performance; pop; professional; radio; record; sing; speak; studio; technology; volume; stand; blue; lights; ball; background; shiny; rays; copy-space; mic; speech; voice; recorder; audio; sound; song; karaoke; audience; band; broadcast; party; disco; club; stage; chrome; classic; closeup; concert; event; glowing; equipment; entertainment; device; instrument; live; copyspace; microphone; mike; music; musical; perform; performance; pop; professional; radio; record; sing; speak; studio; technology; volume; stand; blue; lights; ball; background; shiny; rays; copy-space
圖片來源: Fotolia/nikkytok

(德國之聲中文網)舉辦卡拉ok之夜不需要太多的裝備,一個功放器上面疊著一個喇叭,再加上兩台筆記型電腦:一個用來播放伴奏,另一台屏幕對著觀眾,讓他們可以跟著上面顯示的歌詞演唱。

一名剛剛唱完的女士對記者表示:"我職業就是唱歌的,在外面露天唱歌我感覺很舒服,我在這裡練練嗓子。"

白天打工,晚上唱歌

在上海襄陽公園裡,每晚都有這樣的卡拉ok活動,參與者幾乎全部是來自農村地區的民工。白天,他們在建築工地或者飯館裡打工,也有人是做家政服務的,而每當夜晚降臨,他們就聚在這裡唱歌。所有人都可以參加,就算是沒有什麼唱歌天賦的人也能拿上麥克風高歌一曲。

傳統民歌、流行金曲、革命歌曲,在王菊英(音)的筆記型電腦上應有盡有。60歲的她來自中國東北,介於俄羅斯和北韓之間的邊境地帶。

外地民工是中國都市建設的主力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我原來是音樂老師,退休了,跑到上海來賺錢。白天上班,晚上我就組織這裡的活動。一開始我把歌詞都列印在歌本上,現在我有電腦點歌的軟體,這些都是我自己弄的,曲子和歌詞都是網上下載的。"

草根歌手也有粉絲

在這裡唱兩首歌的價錢大約是5元人民幣,而"包月"則是50塊錢左右,隨便唱多少首都行。

"都是到公園裡來玩的,看到了就留下來唱了。我就收一點點錢,還得交電費,這些設備也都是自己買的。"

卡拉ok之夜漸入高潮,董明揚(音)拿起了麥克風。在襄陽公園的卡拉ok圈子裡,嗓音獨特的他是個名人。

"有時候我會唱女歌手的歌曲,偶然的機會下我發現自己蠻擅長這個,蠻開心,主要是娛樂……來這裡玩的打工的都是我的粉絲,我們都愛唱歌,從小就喜歡。現在我們歲數大了,白天來這裡打工,晚上來這裡放鬆一下。"

民工與上海繁華的夜生活無緣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夜晚的公園周邊熱鬧非凡,汽車來來往往,愛購物的上海人帶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旅遊者徘徊在大街小巷。而公園裡的"民工好聲音"則會一直持續到深夜。董明揚說道:

"自己喜歡嘛,這就是一種愛好,唱歌讓我們生活更美好,我們也需要一些文化娛樂,我們開心了,大家也開心了。"

作者:ARD 編譯:石濤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