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民調:新年伊始,德國民眾關心啥?

Sabine Kinkartz
2023年1月10日

德廣聯發起的「德國大趨勢」民調,可以對德國民眾在2023年所關切的問題有一個大致瞭解:除了烏克蘭戰爭之外,社會公正也是民眾所關心的問題。

Neujahr - Berlin
圖片來源: Christophe Gateau/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2年已經成為過去,但這一年顯現出的危機卻仍在繼續。"哪些問題是德國政界應當優先應對的?"德廣聯的"德國大趨勢"民調中2022年6月就曾問過這個問題,此次新年民調中該問題再次出現在問卷中。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的侵略戰爭仍然排名第一,但同去年夏季的民調相比,關注度則有所下降,將其列為首要問題的受訪者佔比為24%,比去年六月下降了13%。而在19%的受訪民眾看來,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才是德國政界面臨的核心挑戰,佔比比去年提升了8%。排第三位的則是氣候變化及其後果(佔比下降5%)。

排名其後的幾個議題佔比相當接近,它們分別是價格上漲(14%,比上次民調減少9%),社會公正度(13%,下降3%)以及佔比明顯增高的移民問題(13%,比上次民調增加9%)。

俄烏戰爭:德國民眾對軍火供應、制裁以及外交努力的看法

過去幾個月來,德國民眾對政府烏克蘭政策的評估基本沒有發生變化。41%的受訪者認為,德國政府對烏克蘭提供武器以及對俄制裁的力度都是恰當的。但受訪者對德國付出的外交努力顯然感到失望,52%的受訪者認為德國沒有進行足夠的外交努力。

在這一問題上,德國東部和西部民意基本一致。但在對烏軍火供應和對俄制裁問題上,東西部民意則顯露出明顯的差距。40%的德東受訪者認為,對烏武器供應的力度過大,只有29%的受訪者認為武器供應的力度是適當的。在對俄制裁的問題上,34%的德東民眾認為,制裁力度過大,只有27%的受訪者認為,當前採取的制裁行動是適當的。

去年五月,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到訪基輔,同澤倫斯基舉行會晤。圖片來源: Florian Gaertner/photothek/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社會是個公正的社會嗎?

失去了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給之後,德國的天然氣價格急劇飆升,這使得此間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斷上揚。這大大動搖了過去幾年當中民眾歲月靜好的社會觀感。2021年9月的民調中,大約半數受訪者認為,德國社會是比較公正的,但目前這一比例已降至36%,降低了15%。而認為德國社會缺乏公正的比例則提升了十三個百分點,高達58%。

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的雙重作用下,加劇了貧困問題。圖為嚴寒中,一位露宿街頭的無家可歸者。圖片來源: Michael Gstettenbauer/IMAGO

對德國社會公正度持批評立場的人佔比如此之高,此前只在2010年經濟及金融危機時期才出現過。對社會公正度持懷疑態度的人主要來自低收入以及低教育階層,此外德東地區以及極右翼選項黨及左翼黨選民中,持此種觀點者也佔比較高。無論來自哪一政黨陣營,總計52%的受訪者都認為德國政府推出的減負財政支持並不足以應對當前危機。

 

德國需要勞動力

儘管總體氛圍欠佳,但大多數德國人都對2023年的個人前景抱持樂觀態度。新年到來前夕,大約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2023年對他們來說將是一個好年景,只有五分之一的認為,今年會是糟糕的一年。

儘管危機重重,德國就業市場一直較為穩定,人們的樂觀情緒也許與此相關。迄今為止,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解僱潮,相反越來越多的公司在不斷發出招聘啟事。德國政府應如何應對當前的專業人才短缺問題呢?民意調查機構也就此征詢了民眾的看法。推後退休年齡的舉措顯然很不受歡迎。相比之下,降低外籍專業人才移民門檻的支持者則明顯增多。更受歡迎的舉措則是,受專業人才短缺問題所困的行業應大幅提升薪水。

 

疫情已經成為過去?

在越來越多的德國人看來,新冠疫情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人們對尚存的一些疫情防控措施的看法非常說明問題。

儘管如此,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現在全面取消防控措施為時尚早。多數人認為,感染後居家隔離5天的義務應得到保留。認為應取消隔離義務的比例為37%,而59%的人則認為應保留隔離義務。

多數民眾認為應適當保留防控措施。圖為車廂內佩戴口罩的乘客。圖片來源: Frank Hoermann/SVEN SIMON/picture alliance

"德國大趨勢"民調由德廣聯授權舉行,在1月2日至1月4日期間對1314名德國選民進行了問券調查。調查結果具備代表性。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