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讓「飢餓」雪上加霜
2011年4月26日2010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了乾旱和森林大火;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澳洲和加拿大遭遇了水災;拉丁美洲也遇到了乾旱。所有這些都給農業收成帶來了嚴重損失。2011年初,澳洲东北部又遭到洪水襲擊。
這樣的自然災害尤其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嚴重影響。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能源和氣候專家卡斯滕•施密德(Karsten Smid)說:「這些國家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因為它們主要依靠農業發展。」施密德還指出,由於土地貧瘠,那裡的農業生產已經非常艱難。如今,氣候變化造成的嚴重乾旱和暴雨,更是雪上加霜,受害的又是最貧困的人口。」
飢餓是災後之災
糧食歉收給人們帶來的是雙重災難。由於糧食供應不足,食品價格隨之上升,往往造成飢荒,八十年代中期的衣索比亞就是如此。當時,受災人口達800萬,其中近100萬人死於飢餓。這是持續多年的旱災所帶來的悲慘結局。
施密德指出:「對氣候變化,發展中國家居民的責任最小。」他們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只佔一小部分,但受到的影響卻最大。「這方面沒有氣候公正可言」。
行動超前 有備無患
「德國國際合作公司」(GIZ)也注意到發展中國家在糧食供應上面臨的壓力。該組織在提供援助時,越來越注重農業知識的傳播。該組織的農業專家納娜•俊克爾(Nana Künkel)說:「要總結經驗教訓,以便將來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惡果。」其中包括氣候研究、易受害性的分析,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技術。在「德國國際合作公司」的咨詢工作中,也吸收其他國家的經驗。「行動越及時,準備就越充分。」
俊克爾說,在「國際合作公司」的越南項目中,氣候變化這一課題就很重要。她列舉了湄公河三角洲的案例。該地區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尤其嚴重,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和日益頻繁的風暴威脅著越南貧困的農村人口以及水稻生產和養蝦業。「德國國際合作公司」的一個項目,就是系統地研究氣候風險,並採取海岸保護等相應措施,保障當地居民的生存基礎。
為農民撐起「保護傘」
其他地區則採取別的措施來減少氣候變化對受害者所造成的風險。例如,加納為小農戶提供一種保險,應對糧食歉收。和常規保險不同的是,保險公司不必派人挨家挨戶去鑑定損失的程度,而是依據當地氣象站測量的數據。這樣一來,農民可以承擔得起保險的價格。這一模式的成功,還表現在中國和肯亞等國也開始對這一農業保險項目表現出興趣。
俊克爾得出這樣的結論:向當地人民傳播知識,讓他們能夠進行前瞻計劃,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為穩定局勢,每個國家和每個地區都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解決方案。
「德國國際合作公司」參與的另一個項目的目標,是幫助非洲的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其中主要包括在當地進行天氣和氣候變化的準確預報。只有這樣,才能在作物的種植和種類上及時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一般的大範圍氣候模式對非洲的農業沒有什麼用處。
「綠色和平」組織:「建立氣候公正」
氣候專家卡斯滕•施密德認為,這種做法原則上正確、合理。但是,在地區針對性上,尚屬起步階段。他說:「測量網路還很不成熟。不過,總算已經有了。」他還認為,對人們來說,訊息十分重要,有了訊息,他們可以作出正確的反應。總之,這位「綠色和平」組織的專家認為目前的努力還不夠,必須從更大的範圍來考察問題,從根本上來解決。富裕的發達工業國家是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而受害的則是窮人。這種狀況很不公正。
作者:Po Keung Cheung
責編: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