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永遠在路上」,要走向何方?

2016年10月25日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之際,中紀委和央視聯合製作的反腐主題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每晚黃金檔播出。有專家表示,這是近30年來「罕見的表演」,讓人聯想起蘇聯大清洗時期和延安整風運動。

China KP Kongress in Peking rote Fahnen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部以反腐敗為主題的大型電視專題紀錄片將在本周二(10月25日)播出最後一集。這部共八集的紀錄片提出"反腐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被稱作是當代的"官場現形記"。

在中國政治學者吳強看來,這是一部"六中全會前的動員片",對過去3、4年的反腐運動進行了總結匯報。他對德國之聲說:"這是過去30年來很罕見的表演,讓人聯想起1935-1937年史達林時期的大審判、大清洗。同時它也繼續了電視認罪、公開懺悔的模式。"

紀錄片擔負著哪些使命

據中紀委網站介紹,這部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反腐領域取得的成就,"為全面從嚴治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專題片拍攝了40多個典型案例,採訪了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餘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吳強認為,選擇這個時間點播出該片有兩個層次的原因。一個是突出中共在貫徹依法治國,加強黨內監督;另一個則是加強現任政府的權威。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Goh Chai Hin

他表示,上該紀錄片的那些落馬官員最多是被判無期,而沒有獲極刑,"得到了比較溫和的處理,而不是肉體上消滅",與蘇聯30年代以及中共上一次的黨內清洗不同。"換句話說,是在突出依法治國,用法律來制服腐敗。而這個紀錄片的核心就是加強黨內部的規章,增強黨內監督,提高紀委的地位"。

與此同時,現身該片的落馬高官是以個人懺悔的方式,"而且都是指向胡溫政府時期所犯下的錯誤,其實是在為現政府的權威化進行鋪墊",吳強說。"我相信,這種鋪墊就完成了該紀錄片的使命。"

"永遠在路上",難以到達?

對於這些出鏡的落馬高官,專欄作家、評論人"十年砍柴"在微博上調侃道,"《永遠在路上》出鏡的大官,公認周本順、白恩培、李春城演得好。三人又各有特點,我認為這些特點帶地域性。周仍不失願賭服輸的湖南人強悍;白則平實,不緊不慢道來,盡顯陝北的黃土高原風。演技派當屬李春城,出了山海關,都是趙本山嘛。'人生都是現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的句子不是誰都能說出來的。"

時事評論家楊恆均則在個人微博上寫道,普通觀眾在看了這種反腐大片後,"不但沒松一口氣,覺得解氣,看到了希望,甚至更郁悶更生氣更絕望了",因為紀錄片"始終沒指出官員能如此貪腐的根源,更不用說真正的解決之道了"。"找不到或不肯觸碰腐敗之源,不肯壯士斷臂,不徹底反思、改革,反腐真的恐怕只能'永遠在路上'了!"

中國政治學者吳強也對德國之聲說,在專題片中"沒看到一個例子是從制度上進行反省的",都在談個人原因。他還進一步指出,懺悔時談到的個人錯誤大多集中於2003年至2013年。"談完個人例子後,(結論)都集中在黨的反腐運動是必要的,加強紀委的監督是必要的。"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Feng Li

整風之後是什麼

六中全會目前正在進行中,主題是"全面從嚴治黨",制定有關黨內生活的新規。在吳強看來,經過了該反腐紀錄片的動員、造勢,六中全會上將談出"具體整風的綱領";而該片也會對與會代表起到殺雞儆猴的震懾、教育的作用。

他說:"我相信,六中全會的意識結構已經可以預期了,通過整風的決議,在黨內開展一場堪與1942年延安整風相比的一個運動。"

在延安整風後,中共七大召開,確立了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和黨內領導地位。吳強表示,六中全會的整風也將為明年的十九大做準備,來鞏固習近平的領導地位。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