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江澤民文選」背後的玄機

一通2006年8月16日

上周,中國官方在前任共產黨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80誕辰之前,推出「江澤民文選」,「文選」中又透露出若干引人注目的細節,這些,都引起主要是海外媒體與中國研究專家的關注。下面是德國之聲中文廣播記者新聞分析。

江澤民,紅彤彤圖片來源: AP

本來,作為中共最高領導人,出「文集」,「選集」,甚至是「全集」都是體現這個領導人起碼在意識形態上的最高權威。「毛澤東選集」如此,「鄧小平選集」也是如此;即便是鄧小平時代的第二號人物陳雲,當他的「選集」在八十年代出版之際,也曾引起過不小的政治綱領的爭論,因為出「選集」本身,就是對陳雲黨內地位的認可。現在,退位兩年多的前任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江澤民的「文集」出版,其中是否也有這樣的涵義,香港政治學教授鄭宇碩認為不盡然:「「江澤民文選」的出版,當然是現在的領導人希望表示對他的尊重。」

鄭宇碩進一步指出: 在中共的歷史上,能夠有資格出「文選」的人,是非常少的,不超過五個人。同時,出「江澤民文選」,表示他已退出政治舞台,體現所謂蓋棺論定,雖然這中間也不是沒有黨內討價還價的意味:比如2002年,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的理論寫進黨章,寫進中國憲法,卻並沒有提他的名字。現在,「文選」出版,重點則在於起碼保證他的「文選」裡的內容,和目前領導人所實行的政策,不要衝突。

印證鄭教授的推測的,是中國官方媒體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大規模推動比如全黨全軍學習「江澤民文集」,以讀書心得的方式,表示全黨全軍對正規意識形態的效忠。相反,非常引人注目的是:江澤民自己在發表的「文選」中,意味深長地承認了1990年代初,對法輪功問題,未曾採取斷然措施。

一個前任領導人以這樣的方式透露黨在重大問題上的所謂嚴重失誤,這在鄭宇碩教授看來,並不說明黨的政治領導心胸開闊了些,而是透露出一些玄機:「在中共黨裡面,在當時和以後一段時間裡,對怎麼樣處理法輪功的問題,也有一定爭議。」

鄭宇碩教授提出猜測說:當時中共黨內應該有過這樣一種看法: 不管法輪功,它的影響力反而會比較小。而現在象江澤民那樣,以運動的方式,鋪天蓋地高調批法輪功,反而擴大了它的影響力。而事實上九十年代中中共高層領導人裡,也有不少人對例如中功,法輪功的研究和活動,也表示過支持。所以江澤民現在在「文選」中提出解釋,是要以做補充的說明的方式,維持其施政的合法性。換言之,現在發表的「江澤民文集」,並不在於強調江澤民思想對全黨在今後工作的持久指導意義,而有點給江澤民機會,來澄清黨記憶體在過的極大爭議。

對海外傳聞中的所謂江澤民系人馬和現任領導胡錦濤系人馬在中共明年17大之前的種種權力鬥爭的說法,鄭宇碩教授認為:這樣的說法並不因為「江澤民文集」的出版發行而消失,恰恰相反:「在中國國內,大家也知道:胡錦濤是鄧小平挑選的,不是江澤民挑選的。」

換言之:江澤民一直接受胡錦濤作為他的接班人,主要也是表示對鄧小平決定的尊重。而且鄭宇碩教授特別指出:2002和2004年,江澤民也不一定是自願引退。尤其是2004年放棄軍委主席的位置,更是引起滔滔的的輿論。這樣看來,「江文選」的出版,從江澤民的角度上來說,印證了江澤民希望保持他作為元老的地位,希望保持自己作為剛退下來的,黨的最高領導人對黨的影響力。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