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沒有麵包何來人權

Helle Jeppesen2008年12月7日

發展也是人權嗎?當然也是——根據廣義上的人權宣言。問題在於,究竟如何定義發展?僅僅是指經濟意義上的發展,還是也包括人類及社會進步?德國之聲記者Helle Jeppesen就發展人權進行了一番探究:

不平等的社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dpaweb

"一說到發展,人們總是會在整個經濟體系的框架之下提到宏觀經濟的增長率概念,卻對人--那些每天要為生存而苦苦奮斗的人視而不見。要知道,這個世上還有很多不能養活自己的全部孩子的窮人,不得不在舍誰取誰的問題上作出痛苦的選擇。"

全球消除貧困聯盟(GCAP)的理事Sylvia Borren如此表述。全球消除貧困聯盟已經發展為一個由工會、婦女組織、環保機構、教會和其他民間團體組成的全球最大的民運集團,在世界100多個國家擁有成員及辦事處。今年10月中旬,全球消除貧困聯盟幾乎調動了世界2%的人口投入到脫貧運動當中,因為發展本身也是一種權利。Sylvia Borren說:"如果從人權宣言的字面意思上來理解人權,那麼其中也涵蓋了社會和經濟層面上的權益。但在過去的60年中,西方國家緊盯政治不放,說人權必談言論自由;而俄羅斯、中國、東歐以及一些非洲國家則主要強調社會進步和經濟成長。我認為,以割裂的態度來看待人權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因為人權從來不是看人下菜碟。"

對於Sylvia Borren以及1億1600萬名本年度抗貧工作會議的參與者來說,發展事關生死存亡。假如分配合理,地球資源足夠養活所有的人,但現在卻有近10億人還在忍飢挨餓。為此,聯合國1986年在發展權益宣言中再次闡明了資源重組以及發展的重要性。Margaret Sekaggya是烏干達人權委員會的主席,她表示,"我深信,發展也是一項人權。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這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問題。我很久以來就是聯合國工作小組的成員之一,致力於發展權的維護,其中也涉及到國際間合作。"

簡而言之,發展問題也是一個分配問題。雖說社會性也是人的一部分天性,但涉及到好處和利益時卻不願意與人分享。 聯合國的富裕成員國多年來承諾要將國民生產總值的0.7%投入到發展援助項目之中,這也是歐盟國家截至2015年將要實現的目標之一,但迄今德國只完成了一半任務。德國學者Eibe Riedel教授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明白,人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人權都是有價的。不存在著什麼免費的人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問題在於:怎樣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事實上,一些國家必須要在經濟和社會權益方面投入較多的資本。"

Sylvia Borren則認為,金錢不是萬能的,經濟體系必須完成自下而上的革新。他說:"我們必須致力於人,致力於他們在當地的發展。發展援助基金僅僅是我們通過不公平貿易、投資項目獲取的社會收入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部分。生活在富裕西方的我們在玩一個不公平的游戲,從而阻隔了許多貧窮國家的發展之路。"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