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沼澤森林在燃燒
2010年2月12日
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高樓大廈之間,人們戴著口罩,無可奈何地仰望著濃煙密佈的天空。這是1997年7月。這一年乾旱,森林大火失控,滾滾濃煙籠罩了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一直延伸到澳洲。浓煙一年後才全部消失。1.5億畝原始森林化為焦土──相當於兩個瑞士的面積。
被燒毀的大都是泥炭沼澤森林。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生態系統像它那樣吸收那麼多的二氧化碳。泥炭是煤的原始狀態。在泥炭沼澤森林,土壤裡的植物分解過程已經到了後期,遠遠超過一般熱帶雨林生長的地方。因此,泥炭沼澤森林能夠儲存的二氧化碳比其它熱帶森林多50倍。這一點已為人所知,除此之外,研究者對這類森林還知之甚少。
人們還知道的是,泥炭沼澤森林在迅速消失,無論在亞馬遜河流域、剛果盆地,還是在東南亞。只有在這裡,樹木生長在厚至20米、非常潮濕的千年泥炭層。因此,人們在伐木之前,先要在泥炭沼澤森林裡挖排水溝。森林一旦被被燒毀和砍伐,留下的是光禿禿的泥炭地。泥炭地在陽光照射下慢慢分解,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遠遠多於焚燒樹木後排放的數量。
印度尼西亞是泥炭沼澤森林的國度
全球有一半的泥炭沼澤森林在印度尼西亞。德國慕尼黑生物學家弗洛裡安•西格爾特就在那裡研究這些原始森林。那裡有越來越多的泥炭沼澤森林被砍伐,獲取的土地用來興建大型種植園,每年有750萬畝之多。他說:「其它森林面積早就用濫了,對棕櫚油生產行業來說,只剩下泥炭沼澤森林的面積尚可利用。」2002年,他和同事們首次提出這種特殊森林對全球氣候變化產生的巨大影響:1997年和1998年的印度尼西亞森林大火燃燒所釋放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同期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2006年再次發生長達數月的泥炭沼澤森林大火──所釋放的溫室氣體相當於德國當年的排放量。
正是由於二氧化碳釋放量如此巨大,印度尼西亞成為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目前有500億噸的二氧化碳還儲存在泥炭沼澤森林裡。假如森林面積被燒掉一半,可能會釋放出最多900億噸二氧化碳,因為炭含量極高的土地在森林燃燒後也隨之分解。
印度尼西亞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危險,並委託進行研究。最新的科學著作表明,全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一半是因為將泥炭沼澤森林改建為實用植物種植園所致。和很多環保組織一樣,科學家要求停止這一做法。方法很簡單:如果改善防火措施、灌溉乾枯的泥炭地,並貫徹現有法律,現在就可以減少四分之三由泥炭產生的二氧化碳。
法律沒有付諸實施
在實施現行的法律時,存在一些大問題:雖然生長在厚度三米以上泥炭地的森林不允許砍伐,但非法伐木司空見慣。警察和管理機構沒有能力對違法行為進行追究。環保組織「羅賓漢(Robin Wood)「的彼得•格哈特說:「印度尼西亞極其腐敗,這使保護森林困難重重。」另外一位以研究這一課題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安格力卡•海爾指出,使用衛星照片可以更好瞭解砍伐森林的情況,根據保護泥炭地公約執法的壓力會增加。
西格爾特說,首先必須改變棕櫚油生產商的態度,而這只能用錢才能做到。這個島國擁有上百萬公頃的休耕地,但這些企業之所以在森林裡建種植園,是因為在產棕櫚油之前,可以先把木頭賣掉賺錢。改變這一狀況的一條可行的辦法是「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碳排放」機制(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REDD) 。這將是下屆全球氣候公約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如果雨林的所有者保護森林,就可以得到獎勵。目前已經有幾家棕櫚油生產商宣佈,如果有金錢刺激,他們願意放棄新建種植園的計劃。
問題還是棕櫚油
「目前已經有良好的開端」,西格爾特說。歸根結底,只有放棄棕櫚油,才能拯救泥炭沼澤森林。「一旦市場上沒有了需求,人們想法就會改變。」然而,棕櫚油依然是歐盟可再生能源戰略的一部分。西格爾特說,「只要政策為了保護氣候而為使用棕櫚油提供補貼,我們就會處在一種極端的自相矛盾之中。」
總的來說,扭轉棕櫚油生產趨勢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印度尼西亞打算在今後十年將其棕櫚油的產量翻番。「我們能做的,首先是壯大當地持批評態度的公民社會」,生物學家彼得•格哈特說,「因為只有老百姓重視森林的意識增強了,才會出現真正、長久的轉機。」
作者:托斯騰•舍費爾/翁琪
責編: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