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流亡」瑞士的藥業王妃(30)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3月5日

當年德國的藥王家族恩格爾霍倫一家在德國百富裡佔了三席之地,其中第二席屬於她和她的4個女兒。另外兩席排在德國百富的第2位和第71位。

瑞士的春天圖片來源: AP

維也納姑娘和德國男人之間發生了很多的故事。特勞兜.恩格爾霍倫(Taudl Engelhorn)就是這樣一位維也納姑娘,她的丈夫叫彼得.恩格爾霍倫,是大名鼎鼎的藥王家族的一員。她是個典型的好妻子,好媽媽。在她的丈夫1991年去世後,她還把一手建立的基金會命名為彼得與克勞兜.恩格爾霍倫基金會。

這個現年76歲的女人是個謙遜的人。除了基金會必須的事情,她從來不拋頭露臉。她的先生還在世時,她們就已經跟4個女兒一起遷往了瑞士風景如畫的阿爾卑斯山腳下。把她的全部精力都獻給了藝術和科學。她的基金會主要的贊助對像是生物技術和基因技術領域的年輕人材。這當然是因她家的事業-藥業而來的。

她們家的財富應該說主要歸功於她丈夫的堂兄-庫爾特.恩格爾霍倫。庫爾特在美國德克薩斯學成為化學工程師,1955年回到德國,進入了伯林格爾與兒子有限公司。這個企業後來簡稱為伯林格爾.曼海姆。

當時的伯林格爾公司還是個一般的中小企業。庫爾特憑籍他的才幹,在短短5年中就上升到了公司的統治地位。他跟他的堂弟,特勞兜的丈夫一起,通過機智的管理和聰明的擴張政策,把這個中小企業推上了一個又一個台階,最後使之成長為立足於全球的診斷器具和藥品康采恩。

親戚們是滿意的。這家家族企業每年的分紅越來越多。庫爾特的成就使他的建議很容易為家庭成員接受。當他於1985年提出,把家族的股份稅務天堂百慕達的科林吉有限公司去時,家族成員都同意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天才的主意。

在伯林格爾坐了25年總裁的寶座後,他改任百慕達的科林吉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直到1990年,他才放棄了日常業務的管理,改任伯林格爾監事會主席。但退居第二線後,他照樣管事:5年裡革除了4名總裁。

庫爾特的獨斷專行引起了家族成員的強烈不滿。當他1994年在沒有跟家庭顧問委員會商量的情況下就開除了總裁馬克斯.林克時,矛盾爆發了,連溫柔的特勞兜.恩格爾霍倫都爆發了。

庫爾特.恩格爾霍倫後來痛苦地承認:「家裡的信任動搖了。」儘管他盡力想買下科林吉公司的大部股份,但沒能成功。特勞兜.恩格爾霍倫和家族的另外幾支再也不願忍受這永遠的矛盾與煩惱。於是大家一致決定:出售這個家族企業。出售的原則是:賣給出價最高的。

瑞士羅氏製藥集團出了最高價:合95億歐元。成交了。全額免稅!這不得不歸功於獨斷專行的庫爾特:因為家庭公司的股份全在百慕達。漢堡市長、社民黨著名黨員福舍勞要求啟動一切稅務手段來對付這個家庭。但什麼手段也找不到。

特勞兜.恩格爾霍倫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擺脫了這家令她煩惱的公司。從此,她生活在瑞士風景如畫的山腳下,獻身以她和她去世的老伴命名的基金會,不時去看望落戶在附近的4個女兒。她也有了一個新的興趣愛好:高爾夫。

2003年,她的財產是24億歐元。但在瑞士,也許因為人們沒有名人意識,也許因為富人太多了,她們生活得很安定。

(平心)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