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學者呼籲取消城鄉戶籍二元制
2008年2月19日中國南方雪災情況稍有緩解,各方都紛紛就這場大雪及其引發的諸多問題進行反思。而其中,由農民工回鄉過年所引起的關於城鄉戶籍制度的討論也成為了一個重要議題。2月14日,數十名海內外中國學者聯名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代表發出公開信,要求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登記條例",並進而廢除城鄉戶籍二元制,讓農民"公民化"。公開信的聯名簽署人之一,北京法律工作者滕彪表示,中國每年春節期間都出現的農民工"回鄉潮"和"返城潮",其根本原因在於進城務工的農民沒有城市公民地位,無法在城市安家落戶,從而造成春節期間集中回鄉的春運問題。取消城鄉戶籍二元制,雖然不一定會徹底解決春運問題,但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取消了城鎮和農村的二元制戶籍後,仍然會有農民工在春節或者假期的時候返鄉,但絕對不會像今天這樣有幾億人要面臨過年回家的問題。如果沒有城市和農村的戶籍制,那就意味著到城市裡居住工作的農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完全同樣的社會福利教育等等,這樣的話農民會把自己的家安在城市,這是正常的城市化的一部份。農民變成城市的一部份,這樣春節就不需要回家,絕大多數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要解決春運瓶頸的問題,這是最徹底的辦法。"
要求廢除城鄉戶籍二元制的公開信簽署者認為,取消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還不僅僅在解決春運問題,而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制度所造成的城鄉不平等現象。所帶來的的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處於計劃經濟模式的需要,中國把戶籍分為城鎮戶籍和農村戶籍,城鄉二元制得以確立,而農村和城市公民的權益也出現了極大差距。按照中國法律規定,農村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是城市人大代表的四倍,也就是說,農村居民的選舉權只有城市居民的四分之一。而在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福利,住房教育等方面,只有農村戶口的農民工更是處於不利地位。北京律師李柏光表示,中國政府在這方面也確實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教育部就是各個部委中動作比較快的一個。
"城鄉二元戶籍制度不廢除,很多民工在北京打工,他們的子弟在北京上學,就受到很多不平等待遇,要收贊助費等等各種費用,造成巨大的不平等。教育部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出台規章,以後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子弟就讀學校不看戶口,而是以居住地點為准。但是推行起來有很大困難,很多地方利益在保護自己。"
李柏光律師表示,兩個方面的力量對取消城鄉戶籍二元制起到阻礙作用,其一是部分城市居民擔心農民入城造成城市負擔過重,影響生活水準,其二是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對於前一種想法,李柏光和滕彪都指出,農民擁有與城市居民同樣的權益是憲法規定的基本人權,城市居民不應該把居住在城市所享有的特權作為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李柏光律師進一步指出,受益於戶籍制度的那些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阻撓,是解決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最大困難,他以改革開放的標桿城市深圳作為例子:"比如戶口制度和暫住證制度,深圳就不願意取消這個制度。為什麼?因為每年在深圳打工的民工有三百多萬人,如果每個人交三百塊錢,那就是上億的規模。所以深圳不願意取消。"
李柏光最後表示,佔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工業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為他們爭取權益是良心的表現,而在中國憲法明文規定公民一律平等的前提下,更不應該以城市二元制的政策繼續讓農民扮演"二等公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