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聯邦檢察署對這名美國人提出起訴,指其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此前他在駐德國的一處美軍基地工作。
檢方指控這名男子聯繫中國情報部門,意欲提供美軍的敏感訊息。檢察部門在一份通報中稱,「有充分理由懷疑」這名男子「向外國情報部門表明願意進行秘密情報活動」。科布連茲高等地方法院的國家安全庭將決定是否接受檢方起訴立案審查。
據檢方的起訴文件,這名男子在2017年到2023年間就職於美國國防部的一家民事承包公司。最遲在2020年,他開始在德國的一處美軍基地工作。
2024年夏季,他多次與中國政府部門接觸,表示願意經後者向中國情報部門提供有關美國軍隊的敏感訊息。
專訪:中國間諜在德國也很活躍
對僱主心懷不滿?
但檢方經初步調查認為,嫌疑人當時未能成功向中方提供有關訊息數據。據德新社報導,該男子對自己的僱主多有不滿。但這是否構成這名美國人出賣情報的可能動機,將進行進一步調查。
2024年11月初,此人在法蘭克福被德國聯邦刑事局逮捕,他的住所也被搜查。目前他仍在調查拘押中。聯邦刑事局與聯邦檢察署和憲法保護局聯合偵辦此案。
過去數月中,聯邦檢察署下令拘捕了多名涉嫌為中國情報部門從事間諜活動的人士。最為引人矚目的是德國選擇黨(AfD)前歐洲議會議員克拉(Maximilian Krah)的華裔助理被控間諜罪一案。此案本月初在德勒斯登高等地方法院開庭審理。
在冷戰期間,由於柏林是東部和西部兩個陣營之間的邊境城市,間諜接踵而來。這裡是瞭解柏林間諜歷史的必看景點。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Prisma Archivo查理檢查站可以說是東西柏林之間最有名的過境點。1961年10月,它成為美國和蘇聯軍隊之間令人心驚膽戰的對峙現場,所幸最後沒開一槍。多年後,人們發現,西柏林警察庫拉斯(Karl-Heinz Kurras)是臥底間諜,當時將美軍的情報傳遞給了蘇聯人。
圖片來源: Marc Vormerk/picture alliance / SULUPRESS.DE格利尼科橋是東德和西柏林之間另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邊境口岸。蘇聯和西方國家多次在這裡交換被捕間諜,因而以「間諜橋」著稱。2015年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同名電影講述了這段讓人著迷的歷史。
圖片來源: Georg Moritz/picture alliance/dpa 東德臭名昭著的間諜和監視機構——東德國家安全部,俗稱「史塔西」,被設置在東柏林的一座不起眼的建築裡。今天,這個前間諜機構總部作為博物館向遊客開放,許多辦公室和會議室保留或恢復原樣——包括東德間諜首腦(國家安全部長)米爾克(Erich Mielke)的電話(如圖)。
圖片來源: Paul Zinken/picture alliance/dpa許多逃離東德的人在西柏林的馬裡恩費爾德(Marienfelde)難民中心找到了臨時的落腳之地。數十年間,該中心接收了大約130萬名難民。盟軍情報部門也對這些逃離者進行監控,希望從中瞭解有關東德和蘇聯的潛在秘密。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Bildagentur-online/Schoening位於一座成為二戰廢墟的小山上的特費爾斯堡(Teufelsberg)監聽站值得一遊。它地處柏林綠意盎然的格呂內瓦爾德區,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在20世紀60年代建造的,用於監視東歐陣營。今天,遊客可以參觀這個陰森恐怖的廢墟。
圖片來源: Ina Hensel/picture alliance/Zoonar盟軍博物館位於柏林的澤倫多夫區,曾經是美國佔領區。該博物館從西方盟國,即美國、法國和英國的角度講述了緊張的冷戰時代,遊客可以免費參觀。其中一個看點是美國和英國為竊聽蘇聯通信而秘密建造的間諜隧道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Prisma Archivo德國間諜博物館位於波茨坦廣場附近,柏林牆曾經從此穿過。該博物館展示了人類從古至今使用的各種各樣的間諜工具。它坐實了柏林作為間諜城市的遺產。該博物館有許多互動展品,同時適合孩子和成年人參與。
圖片來源: Christian Behring/picture alliance / POP-EYE2019年,德國對外情報機構——聯邦情報局(BND)新建的總部大樓在柏林市中心落成。這個宏偉的建築群容納了約3000名工作人員,負責收集所需外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令人驚訝的是,在如此保密地方,也有一個訪客中心。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Global Travel Images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