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清洗科隆大教堂

2002年12月16日

科隆大教堂上的聖者石雕經受百年塵埃侵蝕,都有些面目全非了。福勞恩霍夫雷射技術研究所開發的一種雷射器可以進行清洗,而且對環境污染特別小。

科隆大教堂圖片來源: DW

這段時間,誰如果路過科隆大教堂,誰就會發現,大教堂的正門緊閉,建築欄桿,橫擋在入口處。腳手架上,放著一個黑色的匣子。誰如果可以看到匣子裡,就會發現,裡面坐著一位女專家,她的名字叫蒙塔格,專長是修復藝術品。只見這位女專家,面戴防毒面具,眼戴保護鏡,正在小心翼翼地用一束雷射,清理大教堂正面的那些聖者雕像。漸漸地,暗色的污層退去,露出石雕原來淺淺的本色。

沒有污染的清洗

清洗專家介紹「雷射清洗所利用的特性,是石頭表面的這層髒污,一般都是暗色的,而石頭本身,一般都是淺色的。暗色的污層表面,會吸收雷射束所蘊含的能量,使其溫度在千分之幾秒的時間內,急劇上升,局部體積迅速膨脹,使得這片污層,轉瞬間從石頭表面剝落下來。這完全是一種機械式的清洗過程。」

對付頑漬的竅門

蒙塔格小心翼翼、一個平方釐米、一個平方釐米地慢慢移動著雷射:石雕聖者衣袍上的每一個皺褶,絡腮鬍上的每一個小卷,都要經過雷射的掃描。蒙塔格也偶爾拿起一把刷子,沾點水,對付那些頑固的地方。

她介紹說:「這些污層,年久了,都變成硬殼了。假如給這些硬殼刷點兒水,那些水分子就會鑽到硬殼裡。它們對雷射的反應,特別強烈。它們會急劇蒸發,蒸發時體積增大,起到一種機械壓力的作用,也可以讓污層剝落。」

雷射棒的前口,也冒出一股壓縮空氣,吹走塵埃,以保持鏡片的清潔。這位女修復家把她臉上的防毒面具,又拉緊一些。畢竟硬殼裡什麼東西都有。空氣中的所有有害物質,都落到這層硬殼裡,隨著雷射清洗,它們又被重新釋放出來。

給聖者先洗美容浴

現在一部分雕像已經重獲本色。另一部分,正在接受蒙塔正在接受雷射清洗前的準備工作,因為有些地方的暗色硬殼如此之厚,單憑雷射會很費事。空氣中的污染物,和從石灰石中沖蝕出來的物質,結成一層幾毫米厚的石膏層。因此,修復專家們在雷射清洗這些聖者之前,還給它們來一次美容浴。蒙塔格介紹說:

「對大教堂的這些石雕,我們先使用化學手段,以減薄硬殼的厚度。為此,我們使用一種特殊的組合膏,軟化石膏層,這樣便可以用水,先沖刷一下表面。一部分硬殼,也會被一並沖走,但不是全部。剩下那些地方,我們就用雷射來對付。」

恰恰對淺色石頭來說,雷射清洗法很適合,造成的損傷小,因為暗色的污層一旦退掉,雷射束便被淺色的石頭反射回來,從而失去作用。和刷子相比-無論是鋼絲做的,還是豬毛做的雷射法所帶來的損傷,絕對要小。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