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港府籲學生認簡體字 惹政治陰謀論

子雋2016年2月17日

香港教育局早前推出中國語文教學課程咨詢文件,提出中丶小學生應掌握認讀簡體字的能力,惹來社會反彈,質疑香港政府有政治目的,企圖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不過,當局否認強推運用簡體字。

China Einkaufsviertel Mongkok in Kowloon
繁體字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文字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Eibner-Pressef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近年在教育議題上爭議不休,個中原因離不開中港矛盾。2012年,香港特區政府計劃在中、小學推行國民教育,要求學生培養對國家的歸屬感,惹來"洗腦教育"之嫌,觸發12萬人集會抗議,最終課程被逼擱置。在以粵語為主的香港,政府提倡以普通話教中文作為長遠教學目標,又惹來一番激辯。
最近,香港教育局就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進行公眾咨詢,內文提及"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即簡體字)的能力,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及加強與內地丶海外各地的溝通。"
反對團體質疑有政治目的
咨詢期本周一(15日)經已完結,但在此前,網民發現有關內容後反對聲音不斷,群情洶湧。曾帶領反對國民教育的學生團體"學民思潮"質疑,當局是為了配合普通話教中文政策,有政治意圖。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亦指,繁體中文是香港社會的主流,蘊含豐富文化內涵,不容動搖,認為無需刻意納入正規課程,更不宜列入考核範圍。
香港教育局隨即多番澄清,指出自2002年起,相關指引已提出"學生認讀簡化字的能力",又強調現時香港教育課程以繁體為主,學生要先掌握繁體字應用,再學習認讀簡體字,認為"強推簡體字"的指控並無根據。
不過,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召集人陳惜姿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香港政府應刪除有關內容,並批評相關咨詢活動低調進行。"既然寫了14年也沒有推行,又稱不是咨詢,為何要在文件中提及呢?這讓人覺得整個咨詢並不慎重。"她重申,香港文化以繁體字為榮,無需把學習簡體字納入正規課程。
建制泛民均有保留
香港立法會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亦對德國之聲指出,不應把簡體字納入正規課程。"簡體字是在上世紀50年代掃盲而設,方便更多人,但繁體字在香港有主導性,沒有需要改變。況且學生重視公開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考試時也會用簡體字作答,寫得更快有利自己,自然就會學懂一點(簡體字)。"
葉建源對德國之聲表示,雖然指引內容沒有改變,但這次引來反向,源於時勢不同,人民對政府缺乏信任,難免令人聯想當局要求學生認讀簡體字,隱含政治原因。
建制派對簡體字教學也有保留。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在報章撰文,指出中國語文科一旦引進簡體字,教學上還會產生很多不易解決的問題,認為若當局認為學生必須學會認讀簡體字,應先對怎樣有效進行教學問題做好研究,再提出教學目的;如未經深思熟慮輕率提出,只會引起思想混亂。
專家:先繁後簡 自然理解
現時香港社會的書寫中文,包括官方刊物,均以繁體字為主,與澳門和台灣情況相似,有別於中國內地普遍使用簡體字。到底學習簡體字,對香港學生有何影響?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教授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指出,簡體字如羅馬化,以同音字作簡化,表音為主,容易書寫,但對閱讀沒有幫助。相反繁體字表意為主,加上香港生活環境以繁體字主導,因此有利學生。"先繁後簡,香港學生普遍到小五閱讀簡體字的話,就自然理解沒有問題。"他又指,日文與古韓文分別有1000多個漢字均為繁體字,在國際間也有好處,認為暫時沒有逼切需要,把學習簡體字列入校本課程。

「學民思潮」質疑政府強推簡體字圖片來源: Reuters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