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滬杭項目初曝內幕 新馬磁浮橫加法碼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6月8日

在英國介入磁懸浮希望之際,遠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吉隆坡磁懸浮項目忽然也浮出了地面。而上海杭州段的談判至今難以進展。德國公司認為中國的要求太苛刻。要在上海世博會之前完成滬杭段,今年已是最後時刻。而目前的局勢似乎發生了有利於德方的轉折。

花園城市新加坡圖片來源: AP

德國交通部長北京推波助瀾

本周,聯邦交通部長施托爾培將前往北京。他的任務之一是跟中國政府談在中國建第二條磁懸浮的問題。討論中的上海至杭州這180公里線路的建設原則上應該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之前開通。儘管雙方誰也沒有抱著本周就獲得突破的指望,但是施托爾培完全可能給僵持不下的談判帶來突破的動力。

施托爾培的角色是:讓中國方面明確,蒂森克虜伯和西門子的磁懸浮聯合會跟聯邦政府一致認為,現有的報盤不能再改了。

而將在北京參加蒂森克虜伯中國總部開業典禮的該公司總裁艾克哈爾德.舒爾茨不參加磁懸浮項目的談判。蒂森克虜伯設在杜塞道夫的總部稱:「我們的報盤已經定了。現在是中國必須作出決定。我們將只討論操作層面上的細節。」

衝突在最後的20

在德國人眼裡,德國已經讓到極限了:建在中國的第二條磁懸浮線將達到80%的中國本土化,同時,中國將獲得覆蓋「大中國」的總許可,即有權建造中國、香港和台灣的任何磁懸浮線。蒂森克虜伯和西門子願意除了核心技術外,其它統統給予中國。

所謂核心技術,指的是蒂森克虜伯的承載與行駛技術和西門子的導向操縱技術和供電。他們說,「假如我們把這些也給出去了,我們將是虧損經營。這我們是沒法向股東們交代的。要是非要那樣,我們寧可不在中國建第二條路段。」

中國人的看法則完全不同,他們散佈說,德國人沒有勇氣,而中國人是勇於冒險的:「德國人甚至不敢在他們自己國家投入他們自己的技術。」中國堅持要求,獲得百分之百的技術。

吳指揮為何還不退休?

德國人熟悉的吳祥林指揮仍然在發揮著作用。他指揮了浦東機場的建設,更是他把連接機場和上海邊緣的世界首條磁懸浮路段推上了馬。他為磁懸浮業立下了功勞。但是,在德國公司眼裡,他現在成了談判路上最大的一塊攔路石,簡直讓人受不了。

參與者背後悄悄議論:「他根本不懂市場經濟。他也已經沒法學會了。」德國夥伴們認為,要在德國,吳指揮早該送去退休了,但在中國,他仍然被視為一名實踐家,佔據著談判桌旁重要的一席。談判參與者說:「他對百分之百本土化的要求一公分都不肯退讓。」

希望在今年

關於這條180公里路段的談判已經持續了一年了。不時有些起伏,波動。筋疲力盡的德國談判者忽然看到了曙光,兩公司聯合團的人說:「假如要讓磁懸浮在2010年懸浮起來,那麼今年就不僅僅是必須簽署合同了。我們還必須開始具體的規劃。」

兩公司寄希望於德國政府的幫助。這個項目對德國國家來說也是很重要的。聯邦政府為研發磁懸浮曾經投入15億歐元以上。現在,至少希望施托爾培部長能夠促使中方把使用權(技術轉讓權)的數百萬歐元費用給促成了。

上海磁懸浮-駛向杭州駛向世界圖片來源: AP

希望在東南亞

就在德國人在中國談判桌旁頻頻嘆氣之際,希望燃起在遙遠的南方:那裡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一條磁懸浮線路可能將把城市國新加坡和鄰國馬來西亞的首都連接起來。原西門子交通技術部負責人之一的漢斯-迪特.波特最近舉家遷往新加坡。作為西門子駐新加坡的首腦,他的任務將不僅是出售地鐵項目,而且還要把磁懸浮項目推向成功。

新馬磁懸浮特別的有吸引力:長約300公里,地勢基本平坦,來往人群密集,沒有什麼特別要求。至今,連接新加坡和吉隆坡的交通工具是一條鐵路和每隔45分鐘一班的飛機航班。

新、吉二市都被視為交通樞紐。新加坡擁有那個地區最好的機場,最繁忙眾多的國際航線,吉隆坡的機場則是最現代的。磁懸浮會招來航空業的抵制嗎?恰恰相反:磁懸浮會給兩地的形象帶來極大的改善,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同時,往返於兩地的航空公司可以騰出手來,投入更賺錢的遠程航線。因此、新、馬兩家航空公司對磁懸浮取歡迎態度。

新馬的政府都是酷愛技術的政府,都樂意推動形象塑造型項目,都在大力挖掘中國商人和遊客群。甚至有一種考慮:把新馬之間的磁懸浮路段局部地用於貨運。啟世界之先。

小評懸浮時代

磁懸浮這個不是很新的新生事物,由於造價高昂,一直不太順利。終於成就了一次,那就是上海浦東的30公里營運線。即使在那之後,德國本土的投入還再次地失敗了。北京上海線的希望也幾乎完全被埋葬。

然而,這第一條卻埋下了出人意料的伏筆。磁懸浮逐漸地活起來了,而且是在世界範圍內,先是阿聯酋,美國,最近又出現了英國的興趣,如今又冒出了新馬項目。一下子,磁懸浮的身價不一樣了。

中國的上海南行與北行短線項目,人們猜測已久。現在才知道,原來關鍵在技術轉讓的比例。德國原來已經差不多要同意把絕大部分技術出讓了,原因是德國人對磁懸浮的前景差不多絕望了。

但是現在,局勢忽然變得對蒂、西二公司有利起來。假如世界各地有一兩條真正動了起來,德國人的談判條件不向有利於德國的方向改變就不錯了。再加上,上海需要南下路段,為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錯過今年,時間可能就錯過了。於是,現在中國或許是需要更「市場經濟」一點了。當斷不斷,機會就會失去。

一旦世界上有了幾條磁懸浮,整個世界就可能會出現磁懸浮熱,而世界交通可能走向懸浮與飛機分流的新時代。中國現在即使「只」抓住80%的技術和「大中國」的建造權,也已經是潛力無窮的了。

更何況,目前中國可謂四面「遇伏」:與日本關係變惡,與歐美強硬交鋒,很需要一些緩和的較大手筆的國際經貿動作,以便「沖」一下局,變被動為局部主動。這一點,對滬杭磁懸浮來說,又是一個有利因素。(平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