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漢堡「中國日」:為什麼前往中國?

2010年6月27日

在號稱"通向世界的門戶"的漢堡市日前舉辦了激發德國大學生前往中國的系列活動。參加活動的人數超出了預計,但組織方顯然更希望德中兩國的學術科研交流能夠更深層、更具持續性地發展下去。

漢堡「中國日」會場外的大廳裡圖片來源: DW

波德(Christian Bode)先生在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秘書長的位置上已工作了20年之久。經他手批准的獎學金不計其數。他坦言道,雖然資助前去中國的獎學金生人數龐大,但其中80%都是去上3個月以內的語言班。他鼓勵在場的大約400名大學生,要鼓足勇氣不僅走出國門,還要在當地國家深入進去。這就是德國人喜歡對外國人說的"融入社會"。6月25、26日兩天,波德先生退休前三個月,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德國聯邦科學教育部以及高校校長聯席會議同漢堡大學聯合舉辦了"中國日"活動。

單純為了專業知識不必到中國去

這次在漢堡市舉辦的活動旨在激發德國大學生對中國產生興趣。報告會、圖片展示以及小場合的經驗介紹都在回答活動提出的主題問題,即"為什麼前往中國?"在清華大學當了一年留學生的工程師切爾納(Christian Tschirner)認為,就專業而言,在清華學到的不一定比在亞琛的多,如果單純為了學習專業知識不必跑到中國去。但作為一名工程師,他應該知道他所設計產品的使用者都是些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有哪些需求。

巴爾茨(Timo Balz)先生正在等待武漢大學一個研究所的副教授聘書。對此,他信心十足,說不會有太大問題。他在中國積累的經驗是,無論事先設定了怎樣的目標,直線抵達的情況很少,如果學會了曲線繞彎子的訣竅,在中國幾乎可以做成所有事情。

漢莎航空公司人力資源開發經理坡普肯(Kay Popken)曾在中國工作過多年。他向在場的大學生透露說,招聘人才時,像漢莎這樣的國際化公司尤其重視國外經驗,這並不侷限中國,走出國門一年決不是浪費時間,它將對今後事業發展有著特別積極的意義。他同時也告誡大學生們,漢莎不會聘用純粹漢學專業學生,應聘者必須兼備其他應用學科的專業知識。

三部圍繞中國的獲獎短片

德國聯邦科學教育部為2009/2010學年規劃了"德中科學教育年",並將活動主要安排在2010年的夏季學期,分散在40多個高校。每個舉辦活動的高校都得到科教部大約10000歐元的資助。漢堡大學的活動便是其中之一。借本次活動的機會,德國聯邦科學教育部還為在這次活動中勝出的三部短片頒發了獎項。

「德中科學教育年」電影短片比賽部分獲獎者:漢內斯‧魯斯,艾娃-馬麗亞‧克勞伊策爾,賈曉霞和托比亞斯‧霍斯(從左至右)圖片來源: DW

獲得一等獎的是《陌生的家鄉》。影片講述了漢堡一家由華人經營的旅館從納粹時期直到今天所經歷的坎坷命運。主人公在尋找自己家鄉的過程中,為一些滑落到社會邊緣的失落者提供了一小塊感情的家園。二等獎由影片《中國迪斯可》獲得。它從大學生的視角提出疑問:那些白天活躍在校園的中國大學生晚上都到哪裡去了?影片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這兩部片子均出自康斯坦茨應用科學大學交流設計系的大學生之手。獲得三等獎影片《我來自中國》的導演是一名中國女大學生。影片勾畫了幾組不同類型的來自中國的大學生,以白描而不是說教的方式,啟發人們在怎樣對待外國文化的問題上進行思索。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深知雙向交流的重要。在鼓勵德國大學生"走出去"的同時,人們也開始思考怎樣利用昔日獎學金生積累的人才資源。在學術交流中心,著眼那些中國獎學金生,一個旨在增進交往、互通訊息的聯絡組織(Alumni)正在籌建過程中。負責人說,一旦組織成立,會有定期活動。這樣,交流的持續性以及長久效應便有了更多的保障。

作者:李魚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