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推銷「絲路」之旅

Frank Sieren2016年6月23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北京政府啟動的「新絲路」戰略在中亞獲得支持。

Seidenstraße China von Alar bis Khota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對待小國的時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尤其注意"給對方面子",讓對方感覺受到尊重。因此,當周二抵達塔什干機場,開始中亞東歐三國之行的最後一站時,習近平所發表的講話特別意義深厚。這次的對像是烏茲別克斯坦。該國並非屬於中國最重要的外交夥伴,但是習近平的講話裡讓人完全聽不出這樣的意思。恰恰相反,他對東道主吹捧有加: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的關係歷史悠久;兩千多年前,兩國就共同開闢了當時的絲綢之路。

按照習近平的說法,兩國應該再現歷史,修建一條"新絲綢之路"橫穿中亞、直抵東歐。為了實現這一想法,這位中國國家主席上周前往塞爾維亞、波蘭並最終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進行"推銷之旅"。他在烏茲別克斯坦停留四天,表面上看,是為了參加上海合作組織第16次峰會。不過,習近平前往中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他的"新絲綢之路"計劃。

塔什干政府對於這次高級別來訪非常自豪,但同時也保持警惕,不讓北京"喧賓奪主"。烏茲別克斯坦是第一批公開支持習近平"新絲路"項目的國家之一。上合組織也將是討論這一議題的良好平台,今年來到這個當年絲路之畔的城市參與峰會的大部分國家都是該組織的對話夥伴或觀察員。

目標:建立互信

按照既定日程安排,峰會期間將舉行中俄蒙三方會談。在其他會晤期間,習近平也把目標設定為建立互信。龐大的中國與許多小國打交道的時候,保持互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何才能不搶了主人的風頭呢?這是北京必須面對的一個關鍵問題。習近平為此行的各個東道主國家都準備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資計劃。比如,他在塞爾維亞參觀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是由中國河北鋼鐵集團出價5100萬美元收購的。只要談到"新絲綢之路"計劃,相關國家都能指望來自北京的基礎設施投資。塞爾維亞為此與中方簽署了20多份合同。

習近平周初訪問的波蘭已經是中國在東歐地區的最重要出口對象。2015年,連接中國成都與波蘭羅茲(Lodz)的世界最長鐵路線已經實現170億美元的貿易額。兩國在通訊、貿易、金融和農業領域也實現了良好合作。習近平就此表示,中國和波蘭應該將雙方的政治互信持續轉化為實際合作成果。而波蘭總統杜達則立即表示,波蘭是中國前往歐洲的門戶。

德國之聲專欄作家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為"新絲綢之路"投入巨資

烏茲別克斯坦向中國靠攏也得到了回報。過去三年裡,中國是這個擁有3100萬人口國家的最大投資方。超過600家中國企業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業務,投資總額達到65億美元。這次兩國會晤的議題中還包括修建中亞與中國之間的天然氣管道。四周前,就在習近平即將開始訪問之時,一條只有20公里長、卻已經是中亞最長的鐵路隧道在烏茲別克斯坦建成。這條隧道由中國企業承建,計劃建造時間三年,而實際完工比原先預計還早了三個月。

在建造速度方面,幾乎沒有人能比中國人更快。這會打造信任感,並長期而言為中國企業獲得更多訂單。這條甘姆齊克隧道(Qamchiq Tunnel)是新鐵路網路的一部分,也將用於"新絲綢之路"的貨物運輸。習近平實現計劃的步驟雖然比他自己設想的要緩慢,卻依然在穩步向前。他恭維塞爾維亞是"絲綢之路的里程碑"。在波蘭,他為一座樞紐火車站啟用揭幕。而烏茲別克斯坦則被他稱為"絲綢之路的老夥伴"。各國都得到奉承,言辭決不重複。他試圖以此凸顯與各國關係上的獨特之處。這讓相關國家的政治人物非常受用。但是,最後檢驗習近平及相關國家領導人的,將是"新絲綢之路"項目能從多大程度上改善這些國家民眾的生活品質。即便一座火車站全新聳立,要是只有列車從此呼嘯而過,那也是遠遠不夠的。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已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