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澳門最大的中資公司是如何消失的?

2002年6月4日

在澳門,幾乎人人都知道南粵集團的名字。這個由廣東省政府在澳門開設的窗口公司,一度是澳門規模最大的中資企業。然而它卻在地平線上消失了。為什麼呢?

港澳仍然是中資企業的天堂嗎?

南粵集團與廣東省在香港的窗口公司香港粵海集團,是港澳地區中資企業中的兩顆巨星。然而,南粵集團卻因為壞帳問題而瓦解,重組過程中數十億資產又遭到奇特吞併。該集團前董事長陳達枝日前遭到香港廉政公署質詢,北京中紀委和廣東省紀委也已成立聯合專案小組調查此事。

南粵集團成立於1981年,作為廣東省窗口公司,在澳門涉足卷煙、鋼鐵、商場、酒樓等多種行業,還參與發展澳門國際機場和其他旅遊工程項目,一度在澳門叱咤風雲;當年葡澳政府有一些重大決策,事先都會知會或咨詢南粵集團的意見。然而,從1998年2月到8月的六個月時間裡,南粵集團居然出現壞帳16億港幣,因資不抵債而向廣東省政府緊急求救。一年後,廣東省政府對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香港粵海集團進行重組,南粵集團突然被解散並入香港粵海集團,一個曾經擁有四十多億資產的國有集團就這樣在頃刻間倒下,不少國有資產在重組清理過程中白白流失。

本周出版的香港《亞洲周刊》透露,當年南粵集團的內部經營和財務管理問題,一直是香港廉政公署幾年來關注的對象;今年„五一「長假期間,原南粵集團董事長陳達枝抵達香港後,立即被香港廉政公署請去„喝咖啡」,„邀請「他留港協助調查。知情人士表示,陳達枝在南粵集團並入香港粵海集團後,擔任粵海集團的副總裁,因參與南方國際收購而被懷疑有內幕交易「。當年香港粵海集團收購南方國際後,股票大跌,粵海集團帳面損失達到10億港元。《亞洲周刊》透露,最近中紀委和廣東省紀委已組成聯合調查小組,將對香港粵海集團和澳門南粵集團的問題展開全面調查。

《亞洲周刊》同時透露,澳門南粵集團的惡夢是從98年春亂開信用證開始的。當時,集團董事長陳達枝要求集團除了正常貿易創收外,還要盡量從為企業開信用證中提取可觀利潤,陳達枝要求當年的整體利潤達到2000萬;以當時代開信用證收取2%的傭金額計算,2000萬的傭金需要代開信用證數10億港幣。但實際上,大部分開出的信用證,最後都收不回錢來,以至於集團不得不捲入中共建國以來最大的走私成品油案,最後又上當受騙造成大量資產流失。

香港一名知情人士對《德國之聲》記者表示,無論是香港粵海集團還是澳門南粵集團,其實都存在這嚴重的腐敗現象,只不過香港粵海集團在重組後掩蓋了先前的問題,而澳門南粵集團則因為虧損實在太大而被迫倒閉。

事實上,港澳地區中資企業問題積重難返,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經營不善,也有一部分屬於中資企業領導人貪污腐化。中國大陸在香港的宣傳喉舌《文匯報》,90年代中期經濟發達時盲目投資,以至金融危機來臨時資金無法回籠而遇到巨大困難,一度被北京要求與這個月將迎來百年大慶的香港《大公報》合並。

不久前,中國大陸在香港的銀行中國銀行公開追討《文匯報》的1億港幣欠款,從而首次爆發香港中資機構之間的債務追討案,據說最後由Öì鎔基親自出面調停,風波才暫時平息。同時,Öì鎔基的愛將之一,香港光華集團前董事長朱小華兩年多前也因貪污腐化而東窗事發,被解除職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