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為何DAAD獎學金很少眷顧中國學子?

夏也2016年3月16日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這個名字對於在德國學習或研究的人來說一定都不陌生。然而,有多少中國學生或學者真正拿到過它的獎學金呢?

德勒斯登的中國留學生

(德國之聲中文網)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留學熱持續升溫,相比於英美等其他的熱門留學國家,德國以其優質的教育資源、低廉的成本、優越的地理位置、寬松的學術氛圍等優勢吸引了大批的中國留學生。而DAAD這所成立於1925年的機構,長期致力於促進德國與世界各國的學術交流,並為學生、學者和教師提供獎學金資助。

"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相比,在德國的中國學生是畢業率最高的,甚至是德國學生的兩倍",DAAD(Deutsche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新聞官馮亞熱布斯基(Bastian von Jarzebowski)向我們透露:"而這些中國畢業生裡面,女生的數量居然比男生要多。"

據德國數據統計,2014/15的冬季學期,中國留學生的總人數達到了 30259,約佔各國留學生總數的13%。

作為德國最龐大的留學生群體,能夠得到DAAD獎學金資助的中國學生卻並不多。據DAAD資料顯示,2014年受到DAAD資助的中國學生及學者的總人數為1711人,若除去學者、教師等,攻讀本科至博士學位的人數僅有1414人。在DAAD提供資助項目的所有國家裡,得到獎學金人數最多的是巴西,有近4000人。另外,埃及、澳洲、墨西哥等國的人數也都超過了一千。

"我們資助的對象分兩大類。個人申請的學生只佔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資助是針對項目而設立的,比如科研項目、學者訪問、短期的學術報告等。" 從2014年的數據來看,以個人名義申請獲得DAAD獎學金的中國留學生不到400人。馮亞熱布斯基先生表示,除此之外,DAAD提供給中國學生個人申請的獎學金項目共有77個,這些項目都有各自較嚴格的申請標準,有的有是限制性專業,如醫藥學;有的只針對短期交流,例如僅為期5周的高校夏令營,或是1-3個月的碩士論文項目,針對的是211重點大學或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CSC(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指定學校的畢業生。除此之外,中國與德國學制的不同,語言不過關,都是中國學生申請德國學校和獎學金的障礙。

另外,DAAD所資助的專業方向中,工程學佔有絕對優勢,其次是法律經濟和社會科學,排在第三位的是語言及文化。

DAAD是全世界最大的學術交流資助機構,也是最主要的德國獎學金提供者

在DAAD的校友錄中,不乏一些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知名人士。如上海世博會的總設計師、同濟大學副校長、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吳志強,曾於1988年在柏林科技大學攻讀城市與地區規劃專業,並受到DAAD的獎學金資助。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高行健(現為法國公民,當時仍是中國籍),曾受到DAAD柏林藝術家項目的邀請,於1985年赴西柏林訪問。

如今,雖然赴德求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但DAAD並沒有針對中國學生新增獎學金項目的計劃。"中國政府或機構也有一些可供中國學生申請的資助項目。不過從數據來看,大多數的中國學生是自費來德國讀書的",馮亞熱布斯基先生說到:"而DAAD是全世界最大的學術交流資助機構,也是最主要的德國獎學金提供者。除了DAAD,德國也有一些非政府組織或基金會為學生和學者提供獎學金,如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但他們主要針對的是一些科學家的科研項目。"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