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為毛主席乾一杯」

2013年12月24日

德語媒體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稱毛在中國被各為所用。但他生平的歷史污點,是大多數人不願意提及的事情。老一代領導人的所作所為,也影響著今天東亞各國領導人的執政思路。

Mao Abzeichen Mao Zedo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柏林日報》本周一(12月23日)發表了題為"為毛主席乾一杯"(Einen Schnaps auf Mao)的文章。指出,中國目前正在為"偉大主席"誕辰120周年做準備。所有人都會利用這一傳奇式人物,但真相卻很少被提及。

作者在文章開頭描述了中國人每年仿照毛澤東游泳跨越黃河的做法。指出:"她們是以毛澤東的名義做這件事情。因為"偉大主席"也曾經以游泳健將的形象出現。在舊中國,游泳被看作是考驗勇氣的事情……整個事情的高潮發生在1966年,當年72歲的毛澤東身穿白色游泳褲。據稱他一會兒蛙泳,一會兒仰泳的在2個小時零4分鐘內游完12公里,穿越揚子江。外出遊泳是一場共產黨內部肅清運動中的一個宣傳上的因素,這場運動剝奪了數千名幹部的生命。"

毛主席在今天被各為所用,對於商人們來說,他是一種"創意產品"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作者寫道:"今天游泳的這些人早已經忘記了毛的殘酷無情。雖然下游幾公里不遠的地方--三門峽,就是偉大主席做事毫無顧忌的另一個例子。一座水壩在那裡將長江分流,這曾經是東南亞計劃修建的最大的攔河壩,也是毛澤東大躍進的一個形象工程。這一工程奪走了數千人的生命,並毀壞了環境。這種對毛複雜的感情極大的影響著中國,這是一種不加質疑,喜悅的崇拜以及無法開口說出的苦難所組成的混合體。這塑造了這個國家以及其政治、藝術、日常生活,不僅僅是在黃河邊上。"

文章寫道:"這在中國人於12月26日來臨之際慶祝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的時候就又變得格外明顯。這是一種在宣傳攻勢下對一個人的陶醉,幾乎沒有其他任何人像他一樣,統一、摧毀、恐嚇過這個國家……到今天為止,局勢不穩定仍然是這個國家最害怕看到的事情。它也不願意公開對毛澤東的罪行進行反思。因為到那時 ,早已經穿上厚厚一層資本主義外衣的黨和社會主義都會受到質疑。

"充滿矛盾的冒險"

作者觀察到:"毛的生日對於中國政府來說是一種充滿矛盾的冒險。國家最高領導層雖然愈發傾向利用毛澤東式的運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但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又激發了中國人的偏左情結。毛澤東在這種情況下就變成了克服對現狀不滿情緒的武器,變成了打擊腐敗和不公的標誌。"

文章最後寫道:"年輕人對那個時代(毛澤東時代)並不瞭解。當學校的教科書裡閉口不提毛澤東需要為大規模死亡及飢荒負責,文化大革命是'知識分子分裂'的'不穩定時期'時,年輕人又能怎樣對此有所瞭解呢?毛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謎。共產黨早已經擦去了這位統治者一生的污點。來自韶山的這個農民的兒子在今天的中國早已經變得各種各樣,每個人都能用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黃河上的游泳健將們也是如此。"

"父輩們的罪過"

奧地利《新聞報》則於本周一關注了中國現任最高領導人和其鄰國統治者之間的關係。在一篇題為"安倍、朴和習:父輩們的罪過"(Abe, Park und Xi: Die Sünden der Väter)的特約評論文章中,作者試圖從中、日、韓三國現任領導人父輩經歷的角度來理解目前東亞的緊張局勢。


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把各方就東中國海上幾個微型島嶼主權問題的爭端看作為一種簡單的強權政治。中國是正在崛起的強國,日本受經濟危機影響,而韓國半島仍然處於分割狀態。中國當然會嘗試在這一地區內鞏固其歷史上的統治地位。日本當然會擔心自己有朝一日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個附屬國(而韓國人對中國的這一角色早就習以為常)。這是一場災難性戰爭的後果,日本從1945年開始就屈從於美國。大部分日本人可以接受這一點,但屈從於中國就是不可忍受的了。"

中、日、韓三國領土之爭,是一種「簡單的強權政治」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作者隨後在文章中依次列舉、分析了現任中、日、韓領導人習近平、安倍、朴槿惠父輩們的生平。指出這三人當今的執政風格都多多少少受到父輩作風的影響。文章在最後分析指出:"這些領導人,包括習、安倍、朴在內都不願意看到一場戰爭逐漸展開。他們都擺出一幅一切為了人民的姿態。能讓他們奉行如此膽大妄為政策的一個原因是長久以來美國在該地區扮演的警察形象……美國的存在使得東亞這幾個相互對a立的大國能夠不負責任的展開行動。唯一能改變他們行為的辦法是讓美國撤軍。如果這樣,這三個國家就得自行達成統一意見。但這對於美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甚至中國人來說,都非常有風險。"

摘編:任琛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