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烏克蘭危機始末

2014年5月4日

烏克蘭抗議活動的最初矛頭是指向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而如今烏克蘭危機已經成為具有全球政治意義的事件。

Ukraine Luhansk Checkpoint prorussische Aktivisten 4.5.14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3年11月: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Janukowitsch)突然拒絕與歐盟簽署自2007年以來就進行談判的聯繫國協議,轉而投靠俄羅斯。亞努科維奇拒絕歐盟的決定引發全國性抗議活動。

反政府示威愈演愈烈。基輔獨立廣場成為反總統抗議活動的中心。反對派人士佔領了市政廳和總工會大樓。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導致眾多人受傷。

2014年1月:烏克蘭議會通過了多項限制示威的法律,並決定對佔領和封鎖政府建築的行為實施更嚴厲的懲罰措施。議會的決定再次引起抗議活動。成千上萬的人走上街頭。特種部隊在首都基輔鎮壓示威者。反對派與警方發生嚴重衝突。1月底,政府與反對派談判後同意取締部分示威法,並對被逮捕的反對派人士實行大赦,同時要求反對派撤離佔領的街道和政府建築。

烏克蘭衝突雙方發生巷戰圖片來源: Reuters

2014年2月:安全部隊更加殘酷地打擊示威者,反對派中國際知名的代表是前拳王維塔利‧克裡琴科(Vitali Klitschko)。他也參加了基輔街頭的示威。烏克蘭緊張局勢日益加劇。


2月20日:基輔的暴力升級。警方向示威者開火, 80人喪生。德國、法國和波蘭外長開始調解使命。


2月21日:在歐盟和俄羅斯政府的調解下,烏克蘭政府與反對派舉行談判。亞努科維奇總統宣佈舉行新的選舉,並打算恢復對總統權力有所限制的2004年憲法,但是許多反對派人士對總統的主張並不買賬。一部分人宣佈繼續抵抗運動,另一些人繼續要求亞努科維奇立即下台。抗議運動顯然由各種不同的派別組成,其中也有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克裡琴科和亞岑久科(Arseni Jazenjuk)等反對派政治家同亞努科維奇達成妥協簽署了一項協議。然而許多示威者繼續在基輔獨立廣場舉行反對總統的抗議活動。


2月22日:烏克蘭議會以絕對多數同意罷免亞努科維奇。他被指控非法篡奪權力。議會決定5月25日舉行總統選舉。經過兩年半的監禁,季莫申科(Julia Timoschenko)獲釋。次日,烏克蘭議會任命圖爾奇諾夫擔任臨時總統。他宣佈烏克蘭奉行親西方路線。逃到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被控犯有大屠殺罪行受到通緝。

2月27日:親歐洲的政治家亞岑久科被提名為臨時政府總理並獲得議會批准。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在烏克蘭邊境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烏克蘭新政府的支持者和反對派之間發生衝突,親俄民兵佔領了克裡米亞首府的政府和議會建築。數千名克裡米亞韃靼人舉行示威反對自治共和國的分裂。親俄羅斯的示威者則要求與莫斯科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3月初:一些士兵控制了克裡米亞的多個重要部門,他們身穿的制服沒有顯示其身份的任何標誌。據基輔公佈的消息,數千俄羅斯士兵進駐克裡米亞半島。就該自治共和國未來地位舉行公民投票提前到3月30日。儘管西方強烈反對,俄羅斯繼續向克裡米亞調兵。歐盟和美國宣佈將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公投再次被提前,改為3月16日舉行。

烏克蘭抗議活動最初矛頭指向亞努科維奇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3月16日:備受爭議的公投結果表明,明顯多數支持克裡米亞脫離烏克蘭。不久之後,普丁簽署了一份將克裡米亞納入俄羅斯境內的協定。

3月24日:俄羅斯因吞併克裡米亞而被從八國集團( G8)中排除。6月在索契舉行八國集團峰會的計劃正式取消。聯合國譴責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吞併,北約停止與俄羅斯的合作。

4月初:親俄分離分子佔領了烏克蘭東部百萬人口大城市哈爾科夫和頓涅茨克的政府管理機構,要求舉行脫離基輔的公投。幾天後,內政部的部隊清除了佔領政府大樓的分離分子。北約估計,多達4萬名俄羅斯士兵集結在烏克蘭邊境。俄羅斯駁斥了北約的說法。莫斯科警告基輔不要使用武力對付親俄分子,否則將有爆發"內戰" 的危險。

圖片來源: Reuters

4月12日:身穿假制服的親俄武裝分子佔領了烏克蘭東部城市斯拉維揚斯克的一個警察局和秘密情報機構大樓。在克拉馬托爾斯克和頓涅茨克,分離分子佔領了警察局總部。一天後,烏克蘭軍隊開始了旨在打擊斯拉維揚斯克親俄勢力的"反恐行動"。親俄派接管了烏克蘭軍隊的6輛裝甲車,反恐行動中斷。頓涅茨克市政廳也被分離分子控制。

4月17日: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日內瓦與歐盟和美國通過談判達成協議,解除所有非法團伙的武裝,清理所有被佔領的建築以及實施大赦。該協議的效果並不明顯。

4月25日:歐安組織的一個軍事觀察員小組在斯拉維揚斯克附近被親俄民兵扣押,其中包括4名德國人。兩天後,他們被在媒體上露面。當地民兵頭目將他們視為戰俘,打算用他們換回被逮捕的親俄派成員。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莫斯科威脅將讓歐美品嘗"痛苦的後果",但是承諾不會入侵烏克蘭。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5月1日:分離分子衝入頓涅茨克檢察署,與警方發生嚴重衝突。

5月2日:是自二月下旬基輔發生政變以來的最血腥的一天:政府軍再次向斯拉維揚斯克的分離分子採取軍事打擊行動,導致9人喪生。親俄分離分子擊落2架烏軍戰鬥直升機。在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40餘人死於巷戰或者在起火的工會大樓葬身火海。


5月3日:經過俄羅斯特使的干預,分離主義分子釋放了被扣押的歐安組織軍事視察員,但是烏克蘭軍隊在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


5月4日:烏克蘭政府軍在該國東部繼續打擊分離主義分子,並奪取了多個城鎮。大部分親俄分離分子現在盤踞在斯拉維揚斯科 。烏克蘭士兵已經開始包圍該城市。

作者:Günther Birkenstock 編譯:李京慧

責編:萬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