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烏克蘭戰爭成為今年聯大辯論主導議題

2022年9月22日

新冠大流行主導聯合國大會兩年後,今年的聯合國大會有了一個新的主導議題:烏克蘭戰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聯大發表影片講話,15次呼籲全世界對俄羅斯的入侵行為進行 "懲罰"。

澤倫斯基是唯一獲准在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表影片講話的領導人
澤倫斯基是唯一獲准在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表影片講話的領導人圖片來源: Jason DeCrow/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唯一獲准在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表影片講話的領導人。在預先錄製的影片中,澤倫斯基穿著他標誌性的軍綠色T恤,用英語發表講話。他提出了和平的條件,並15次要求對俄羅斯的入侵行為進行 "懲罰"。澤倫斯基說,  "烏克蘭要求對試圖竊取我國領土的行為進行懲罰。對謀殺數千人的行為進行懲罰。對向婦女和男子施加酷刑、進行羞辱行為的行為進行懲罰。"

澤倫斯基呼籲設立一個特別法庭,追究俄羅斯的責任,這將是 "向所有可能的侵略者發出的訊號"。他還要求設立賠償基金,俄羅斯 "應該用自己的資產為這場戰爭買單"。

就在本周三,俄羅斯總統普丁宣佈進行"部分動員",徵召30萬預備役軍人。澤倫斯基表示,他認為立即和俄羅斯進行談判沒有意義,俄羅斯使用外交手段只是為了在戰場上贏得時間。他說,  "俄羅斯害怕真正的談判,不想履行任何公平的國際義務。它對所有人撒謊,這是侵略者、恐怖分子的典型做法。"

7個國家反對澤倫斯基發表影片講話

在2020年的遠程會議和去年的混合會議之後,本次聯大大會完全回到聯合國總部紐約舉行。上周,聯合國成員國以壓倒性的多數允許澤倫斯基發表影片講話,101個國家表示贊成,7個國家反對,19個國家棄權。

澤倫斯基在講話中說,"我要感謝101個國家對我發表影片講話投了贊成票。這不僅是一次關於形式的投票,而是一次關於原則的投票。只有七個國家投了反對票--白俄羅斯、古巴、北韓、厄利垂亞、尼加拉瓜、俄羅斯和敘利亞。七個害怕我的影片講話的國家,七個用紅色按鈕回應原則的國家。只有七個。一百零一個對七個。"

各國領導人談烏克蘭戰爭

迄今發言的各國領導人大多數都提到了烏克蘭戰爭。美國總統拜登本周三在聯大發言中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予以譴責。他說:"俄羅斯無恥地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核心原則。直言不諱地說,聯合國安理會的一個常任理事國入侵了它的鄰國,試圖從地圖上抹去這個主權國家。"

德國總理肖爾茨在聯大全體會議首日發言中嚴厲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他說,普丁總統發動這場戰爭只有一個目的——侵佔烏克蘭這是"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他(普丁)不僅在毀掉烏克蘭,也在毀掉他自己的國家。"

德國總理肖爾茨9月20日在聯大會議上發言圖片來源: Eduardo Munoz/REUTERS

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Nana Addo Dankwa Akufo-Addo)在聯大講話中表示,"看到2022年歐洲的城市和城鎮遭到如此蓄意的破壞,我們感到的不僅僅是失望。我們在非洲也直接感受到這場戰爭。"他說,"每一枚擊中烏克蘭目標的子彈、炸彈和炮彈都擊中我們非洲人的口袋和非洲的經濟。"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在講話中沒有直接點 "烏克蘭 "或 "俄羅斯 "的名字,但描繪了一幅暗淡的世界圖景。他說,世界被拖進一個 "新的、日益痛苦的地緣政治對抗時期","導致出現使用核武器的前景,甚至不是作為最後的手段"。就在托卡耶夫講完這番話的幾小時後,沒有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宣佈,他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核武器來保護自己國家的領土。

摩爾多瓦總統馬婭‧桑杜(Maia Sandu)在講話中呼籲 俄羅斯軍隊"完全和無條件地"從摩爾多瓦分離地區德涅斯特河區域撤出。

摩爾多瓦總統馬婭‧桑杜(Maia Sandu)圖片來源: Mary Altaffer/AP/dpa

波蘭是接收烏克蘭難民最多的盟友。該國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在周二的演講中34次提到了烏克蘭。他說:"我們決不能忘記那些正在受苦的人。讓我們記住,俄羅斯對烏克蘭已經長達六個月的侵略給歐洲帶來了二戰以來最大的人道主義危機"。杜達同時提到敘利亞、利比亞、葉門、剛果等國發生的戰爭並呼籲人們予以這些地區的悲劇更多的重視。

戰爭也貫穿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聯大會議開幕式演講。他說,戰爭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數以百萬計的人流離失所。全世界有數十億人受到影響。"他呼籲各國應形成真正的世界聯盟,緊急克服分歧,在實現與保持和平、應對氣候危機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共同行動。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