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衝突俄羅斯

烏克蘭有稀土?普丁說:我們也有!

2025年2月25日

不久前,川普表示烏克蘭應該和美國簽署稀土供應協議,換取美國的繼續援助。現在,普丁也喊話說,俄羅斯的稀土礦藏比烏克蘭還要更豐富。此外,他還支持川普的一項提議:俄、美、中三個大國各自將軍費開支減半。

2019年6月的G20大阪峰會上,普丁與川普举行會晤
普丁與川普的上次會晤是在2019年6月的G20大阪峰會圖片來源: Shealah Craighead/White House/IMAGO

(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2月24日表示,要和俄羅斯開展「重大經濟發展交易」。在他表態兩個小時後,普丁在與俄羅斯多名政府部長以及經濟顧問的稀土事務會議上說:「我們願意向美國夥伴提議聯合項目。我所說的『夥伴』不僅僅包括行政或者政府機關,也包括企業。」

俄羅斯總統在會後的電視講話中進一步介紹說,俄方「無疑比烏克蘭擁有多得多的此類資源」。普丁稱,莫斯科並不怎麼擔心美國與烏克蘭可能達成稀土協議。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俄羅斯的稀土儲量高居全球第五,約為380萬噸,僅次於中國、巴西、印度、澳洲。

稀土資源在導彈、航空等軍事領域應用廣泛,在手機等電子產品中也不可或缺。俄羅斯目前僅有約每年2500噸的精礦開采能力,並且缺乏精加工產能。

美國總統川普曾在2月初表示,希望烏克蘭向美國供應稀土,以此作為華盛頓在俄烏戰爭中向烏克蘭提供財政支持的回報。川普在白宮與記者會面時表示,烏克蘭對此持開放態度,並「礦產換援助」被拒 美或尋求與烏達成「簡化版協議」補充道,他希望基輔能為華盛頓提供「接近3000億美元」的支持付出對等回報。不過,澤倫斯基後來回絕了這一由美國擁有烏克蘭50%稀土礦產的提議。

俄烏戰爭三年來大事記

02:3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俄美企業已在接洽?

普丁在電視講話中還稱,和美國的稀土勘探交易甚至可以囊括俄佔烏克蘭東部地區的礦床;此外,如果美國市場重新開放,俄羅斯企業每年可以向美國供應200萬噸的鋁。在2023年引入禁止性關稅之前,美國每年進口的鋁產品中,約有15%來自俄羅斯。普丁說:「俄羅斯的鋁產品供給不會顯著影響價格,但我認為這依然會對價格產生一些抑制作用。」

俄羅斯總統還進一步建議,俄羅斯和美國可以在西伯利亞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聯合開展水力發電和鋁生產,該地區是俄羅斯最大的鋁製造商俄羅斯鋁業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普丁說:「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考慮與美國公司在這一領域合作。」他估計該項目的潛在投資額為150億美元。普丁還稱,已經有一些俄美企業在進行接洽,但沒有透露進一步的細節。

根據克里姆林宮發布的講話記錄,普丁還強調了稀土行業對俄羅斯經濟發展以及國際競爭力意義重大,俄羅斯政府尋求在稀土開采、加工、高科技成品方面「提升國內產業的潛力」。他認為,隨著一系列國家級項目的落實,此類產品的產能應該能「翻好幾倍」。

俄烏戰爭拉動了俄羅斯的戰時經濟,但也推高了通貨膨脹。圖為2022年8月俄羅斯國際軍事技術論壇期間展示的蘇57隱形戰機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ev/TASS/dpa/picture alliance

美俄中三國各自軍費減半?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俄美關係迅速升溫。就在2月24日即俄烏戰爭爆發三周年的當天,美國還在聯合國大會上與俄羅斯一道投票反對烏克蘭以及歐洲國家提出的譴責俄羅斯侵略的議案。在電視講話中,普丁也說,儘管和平談判最終需要歐洲的參與,但是當務之急是在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建立信任,「這和歐洲人有什麼關係?」他認為,接下來的幾輪俄美會談和高層互動都將致力於建立信任關係;一旦談判轉向達成衝突解決方案,歐洲夥伴的參與「將是合乎邏輯的」。

此外,普丁還支持川普的另一項建議:將俄羅斯、美國、中國的軍費預算分別減半。「我沒法代表中國發言,但俄羅斯可以和美國達成協議,我方並不反對。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已經準備好討論這個問題。」

自從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莫斯科大幅增加軍費開支,一方面拉動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嚴重推高了通貨膨脹。普丁現在說:「我認為削減軍費是個好主意,美國削50%,我們也削50%。要是中國願意的話也可以加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2月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則回應說:「中國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需要,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

(路透社、法新社等)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