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Partnerschule Ukraine

2009年12月27日

亞速海在陽光下靜靜地泛著波光。在靠近城市的海灘上,幾名游泳者正在打鬧嬉笑。這樣的景像在烏克蘭的海濱城市馬里烏波爾很少出現。因為它是一個被工廠包圍的城市,海水受到嚴重污染。然而,在教育領域,該市卻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努力。該市的女子中學是一所以外語為重點的學校,也非常重視德語教學。

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市的一所學校校舍圖片來源: DW

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市處於前蘇聯工業區東巴斯的範圍內,是一個被大型聯合企業和工廠所包圍的城市。城市的交通要道不是叫作某某冶金工人大街, 就是叫某某建築工人大街。 這裡最大的企業叫做伊利奇,是按照弗拉吉米爾‧伊利奇‧列寧的名字命名的。

亞速海的海水已經被污染,自來水不能直接飲用, 空氣污濁。過敏症和呼吸道感染疾病在人群中大量蔓延。 列寧大道另一邊的街道,房屋已經破爛不堪。首都基輔對馬里烏波爾市來說遙不可及,這個東部地區所得到的政府撥款微乎其微。不少馬里烏波爾市的居民都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沒有人還對政界報有幻想。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城市,卻在教育領域中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努力。 有關機構負責人季米特麗娃說,他們將所有能夠使用的資源都用在了興辦學校,幼兒園, 體育和文化事業上。對於每一個需要花銷的戈比他們都會三思而行。 比如為了配合城市節約能源的號召,教育部門決定提前放秋假 ,學校開始燒暖氣的時間推遲到假期之後,這樣就節省了兩周的暖氣費用。即便如此, 如果沒有商業界不時提供的資助,城市的教育部門也是無法維持的。

城市女子中學就設在列寧大道76號的路旁。 這所學校讓人們看到了馬里烏波爾市的居民是如何在困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樂觀主義精神取得卓越成績的。 不久前這所以外語為重點的學校,獲得了參加外交部提供的校際夥伴項目資格。 校長阿庫什娜驕傲地說,雖然取得這個資格不容易, 但是還是成功了。而學校的德語課程也因此產生了飛躍。 德語教師拉皮娜說,這個夥伴項目幫助該校將德語變成了這個地區除英語之外的一門重要外語。越來越多的學生到我這裡來報名,將德語作為主修課程,這讓我感到非常高興。這位教師認為,外交部提供的校際夥伴項目,已經為學校帶來了初步成果,而且德國歌德學院也為學校提供了不少新電腦,書籍,電影片以及教學資料。

教師埃雷娜非常重視德語教學的活學活用。 她經常鼓勵學生們用德語進行簡短的對話。對話的話題就是學生們在德國逗留期間的感受。

女學生尤利雅說: "德國人非常有意思,他們很有趣,總是說真話。"

另一位名叫馬麗娜的女學生說: "如果你在街上迷了路,他們都很願意幫助你。"

在回答對德國男青年的印象時,教室裡的氣氛顯得更加輕鬆愉快。卡佳的話最有代表性。她說:

"德國的男青年總是對人報以微笑。他們很有魅力, 不像我們這裡的男青年。他們總是打招呼,讓人很舒服。"

學校教室走廊的牆壁上張貼著學生們最後一次到德國逗留後所寫的感想。從一塊大黑板上,可以看到學校內部舉行的一場比賽的結果。學校大門入口處張貼著被評選出來的優秀教師和畢業生的照片。 這所學校開展的自然科學競賽以及語言競賽非常受學生們的歡迎。學校也對學生們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

城市女子中學的教學方式仍然是老師在前面教授,學生在下面聽講的傳統方式。學生們看上去都非常遵守紀律,甚至有些循規蹈矩。這個感覺也許和學生們都穿統一的校服有關。只有幾名學生坦言,他們周六可以穿自己的衣服到學校來上課。 校長阿庫什娜強調說,要求學生遵守紀律是教育的一個重點。沒有組織紀律性就無法取得好成績。

努力加天分能夠取得什麼成果呢?16歲女生弗拉達說,她已經從校際夥伴關係項目中大大受益。在友好夥伴學校的項目框架下,今年她已經同不少國家的青年在德國北部地區逗留了3周,目的當然是學習德語。

"我想去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上大學,我喜歡這座城市。我的朋友去了那兒,很喜歡那裡的大學。但現在我還不能馬上去,我16歲中學畢業。滿了18歲才能去德國上大學。我想現在烏克蘭上一年大學,然後到德國上一年大學預科,之後再上大學。我想學習市場學專業。

比弗拉達小兩歲的伊拉,還沒有得到去德國短期逗留的機會。她是語言班第一學年的學生, 她已經掌握了一些英語, 今後也要學習德語。她的母親說,他們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德語作為第二外語, 是考慮到學校有這麼好的一個校際夥伴關係項目和一名非常優秀的教師。

學校裡的不少學生都將自己未來的希望寄託在西歐地區。 他們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到英國,法國或者德國上大學和工作。過去這些想法對於他們的父母或者祖父母來說不過是無法實現的幻想。 然而現在這些想法真的有了實際意義。因此儘管馬里烏波爾市的天空有時陰沉沉的,但這裡並不是沒有陽光。 ´

作者:Rabitz, Cornelia/韓明芳

責編:達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