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爆炸、轟炸與炮擊

Erning Zhu2013年4月21日

波士頓爆炸案之後的中國輿論如何?美國是否應該轟炸北韓?中共為什麼演習"炮擊中環"?

波士頓警察在抓恐怖嫌疑犯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大早晨就聽到這麼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太給力了,讓我這一天的工作都將充滿信心和動力。"這是中國一名網民聽到波士頓爆炸之後,在網路上留下的言論。直到雅安地震發生的當天,中國電視和網路上的主要新聞還是這起爆炸案。大陸作家胡勇在台灣《旺報》發表評論《波士頓爆炸案刺激了誰》,梳理了此爆炸案發生之後的中國媒體現象。

文章說,波士頓爆炸案不出意料地衝擊了中國大陸的大眾輿論,絕大多數發表意見的中國網民都對這起最新界定的"恐怖襲擊"表達了強烈的憤慨與譴責,"但是總有部分反美人士在網路上彈冠相慶,活似12年前911事件發生後的一幕"。比如,一些反美網民說,中國有句古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多行不義必自斃"。

文章也指出,一些中國網民則利用波士頓爆炸案發表隱晦地批評政府的評論,比如一條被廣泛轉發的微博說,爆炸案發生之後,"各網站電視台滾動直播,沒有宣傳禁令;警方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反應快捷訊息透明,因而也就沒有謠言和恐慌……"

文章還對身為"政府化妝師"的《環球時報》的一篇拗口的文章進行瞭解讀,認為這篇評論波士頓爆炸案的文章的意思就是"公平是理想,不是現實。因此不要糾結於公不公平的問題,關鍵是中國需要穩定。"

立即轟炸北韓?

中國主席習近平本月早些時候說:"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這句話被認為是在譴責北韓。那麼除了譴責,大國還應該做什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的歷史和公共事務學教授傑裡米‧蘇裡(Jeremi Suri)在《紐約時報》發表的觀點毫不含糊:"轟炸北韓,別猶豫!"

紀念金日成101冥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蘇裡教授認為,朝鮮半島危機已對美國核心國家利益構成戰略威脅。"最好的辦法是,在北韓導彈發射之前,在地面上將其毀掉。美國應該發動精準的空襲,讓北韓的導彈和移動發射裝置陷入癱瘓。"

蘇裡教授對轟炸北韓開出的理由是,如果任由北韓繼續其威脅性行為,它將危及該地區脆弱的經濟現狀,同時也會促使韓國和日本發展自己的核武器。而最重要的是,北韓的威脅將促使世界上其他被孤立國家比如伊朗效仿其做法。因此,美國及其東亞盟友有權進行自我防禦。

就軍事技術方面,蘇裡教授分析說,由於有精準的偵查衛星,對北韓導彈進行地面打擊會比發射後對其再行打擊容易許多。由於地面上的導彈是個明顯目標,並基本上沒有設防,因此我們有理由確信,襲擊可以摧毀這一目標。

後果呢,蘇裡教授說,北韓政府肯定會把美國的襲擊看做挑釁,但金正恩不可能會像很多人擔心的那樣,通過攻擊韓國來實施報復。

美國發動襲擊後,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戰爭也並非不可想像。不過蘇裡教授認為,如果這些不幸的情況發生,對美國及其盟友來說,現在和北韓開戰將更為有利,因為衝突將在很大程度上侷限於朝鮮半島。

因此,"在北韓導彈發射之前將其摧毀,是應對朝鮮半島危機的壞選擇中的最佳選項。延長的危機將損害地區安全以及全球阻止核擴散的努力"。

中共失去自信,打壓香港

香港資深記者、時事評論人程翔在香港《明報》發表文章,回顧1982年中英談判,香港本土左派對於中共收回香港心中有疑慮,反而是香港民主派人士響亮地提出"民主回歸"的口號,旗幟鮮明地支持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當時中共充分利用這句口號,動員了廣大香港人的愛國熱情,在中英談判的過程中有力地孤立了英國"。然而,香港人苦等30年,到現在只得出一個"有形式、無實質"的所謂"普選"。

遠眺香港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共為什麼背信棄義,一再阻止香港的民主進程?程翔認為,中共主要有三方面的畏懼:第一,中共擔心香港會成為西方顛覆中國的基地;第二,中共擔心香港出現一個植根於本土的政治勢力,來削弱它的權威;第三,中共擔心香港的民主化進程會對大陸產生示範效應,威脅中共"一黨專政"的地位。

程翔說,中共這三個擔心不僅出自對香港人的不信任,從某種意義上看,更是折射了中共對自己的缺乏自信。"經過執政60年,逃不出'權力腐蝕'規律,導致如今危機四伏,不但對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對香港市民的民主訴求怕得要死。也正因為對自己失去信心,才會輕率地作出用槍炮對准中環的威嚇行為"。他還認為,習近平最近強調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從內地凡政治術語必須'反話正讀、正話反讀'的規律來看,正正說明中共對自己失去信心。

摘編:張平

責編:李魚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