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原材料 「中國龍」全球佈局
2014年4月15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的文章首先提到,由於中國近來經濟增速放緩,因此對於石油、鐵礦石和小麥等原材料的需求也有所減少。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說法,中國對於這些物資的"胃口"還遠未達到極限,因為中國的人均收入依然很低。而民眾生活更為富裕會使得原材料消耗的中心有所轉移:此前主要被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而今後則更多用來製造消費品。無論如何,從長期而言,原材料依然將是中國的一個重要議題。
參與國外競爭 保護國內資源
"北京的看法也同樣如此。中國原材料戰略的重點就是確保本國的供給安全,而這造成了全球性的後果。儘管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原材料生產國,但依然經常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因此除了擴大國內生產之外,中國政策目標中還包括增加戰略型原材料儲備以及。"
文章作者稱,中國五礦集團以60億美元左右的價格從嘉能可(Glencore)手中收購秘魯拉斯班巴斯銅礦(Las Bambas)就是北京當局通過直接投資確保原材料來源的一個最新例證。不久前,中國國營企業中糧集團(Cofco)還收購了香港原材料交易商來寶集團(Noble Group)的多數股權以及參股荷蘭企業Nidera。中國國企和國家基金沖在海外第一線,全面佔領價值鏈上下游,從原材料資源到最終消費者。為了不互相抬價,他們事先就已經協調一致,有誰來"照看"哪些外國資源。
作者指出,在積極參與外國原材料市場競爭的同時,中國在對待國內資源時卻是另一種態度。比如,作為稀土生產大國,中國很喜歡動用限制出口的手段來保護本國經濟。
"同樣在原材料業界引起巨大爭議的還有中國的統計暗箱:中國的原材料儲備經常是個謎。而瞭解儲備量對於原材料市場價格形成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但是,比如中國的原油儲量就無人知曉。"
面對克裡米亞 北京態度曖昧
在原材料和能源領域中國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全球反響,而在外交方面也同樣如此。烏克蘭局勢動蕩不定,北京的態度尤其引起國際輿論的興趣。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周二(4月15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在國際衝突議題上習慣於採取較為克制的表態和行動,而最近各方似乎都希望在克裡米亞問題上拉攏北京。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才在北京闡述了德國和歐洲的立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立即在周二前往中國,為俄羅斯的做法進行辯護。
"施泰因邁爾外長試圖為中國外長王毅'做球',他表示,德國和中國都將非法變更邊境的做法視為危險的先例。
"但是,對於施泰因邁爾的說法,中國外長卻並不接茬,而是在回答時繼續使用中國慣用的外交辭令。中國在烏克蘭衝突中採取公正、客觀和富有責任感的立場。只有有關烏克蘭衝突具有'複雜歷史背景'這一說法,才稍稍暗示出,北京為(今後可能)改變觀點預留了一個'後門'。"
作者分析道,由於中國面臨新疆西藏以及香港台灣等一系列難題,因此並沒有承認克裡米亞的獨立公投。但北京也並,與莫斯科的友誼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支柱,尤其是在與美國產生衝突的時候。
"但是,中國也希望與烏克蘭政府保持良好關係,因此大力支持協商解決方案。中國外長對歐盟、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計劃在周四舉行的會晤表示樂觀。西方外交官表示,中國的立場其實與德國非常接近。王毅主張設立一套國際協調機制,直到達成一致。他呼籲莫斯科和基輔都不要採取激化形勢的舉動。如果中國外長本周二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出,如果事態真的發展那一步(北京政府)又會怎樣,其具體內容應該也不會讓外界知曉。"
編譯:石濤
責編:謝菲
(轉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