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眾多的諾貝爾獎評選
2001年12月18日廣告
諾貝爾獎的評選當然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評選委員會也受到過不少指責和批評,特別是在文學和和平這兩個領域裡,有不少人覺得自己也有參預決定的資格,而在化學和醫學方面則爭議甚少。
評選的尷尬事
不過,即便是在科學領域裡,評選委員會也有糊裡糊塗的時候,結果愛因斯坦便等了大約12年才獲得這個榮譽。
當時的物理評選委員會主席按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進行推算,但卻得不到類似的結果,於是他便認為愛因斯坦的理論完全是胡說八道,據說就是他一直進行阻撓,長年不讓愛因斯坦得獎。
等到1921年愛因斯坦終於獲獎的時候,他也只是因為光電效應原理而得了獎,而他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相對論仍然被冷落一旁。
此外,在評選獲獎者方面,評選委員會還犯過一些很明顯的錯誤。比如1927年間,有一個丹麥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就因為他證明了某種蟲子可以傳播癌症,結果鬧得很可笑。
還有1945年的獎項也受到了多方批評。儘管內部也有不少反對意見,但這一年的物理獎最後還是頒給了核裂變物理學家奧托-漢。由於日本的長崎和廣島已受到原子彈轟炸,所以獎勵核裂變便成了一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
另外,奧托-漢的猶太女同事麥特娜雖然與他一起研究了三十年的放射現象,但最後卻沒有受到獎勵,這中不公允也令人很難堪。
評選高度保密
在過去的一百年裡,評選決定通常是在毫不透露風聲的情況下作出的。整個評選過程高度保密。這聽上去令人容易產生評選活動有幫派互利的想法。
而事實上確實是有那麼幾個研究圈子在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獎勵。比如美國的哈佛大學便已獲得了27次諾貝爾獎,英國劍橋大學是20次,德國馬普集團則獲得了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