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 維園悼念儀式不再,港人如何海外移植?

2022年6月5日

有評論認指出,每逢6月,「八九六四」在香港已成為一種民主儀式。但是維園萬點燭光不再,香港人在海外輸出「八九六四」是必走之路。

33. anniversary of  1989 Tiananmen square
活動人士聚集在台北中正紀念堂前紀念六四民運圖片來源: Chia-Chun Yeh/DW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報導者》發表文章《六四作為一種民主儀式,拔根移植的方向和可能性》,作者關震海說,每逢6月,"八九六四"在香港已成為一種民主儀式,但這兩年香港已無法紀念六四,如果要延續六四的精神,港人得在外地發起集會。移植海外,看來不是容易的事。

文章說,30年來"八九六四"影響著幾代香港人,因為它緊扣著香港的命運,是六、七〇後的民主啟蒙,同時牽引著他們的國族情緒。成長在回歸後的八、九〇後及千禧後,在本土主義抬頭的氛圍下,他們對"建設民主中華"、"平反六四"的口號感到厭惡,亦覺得陌生,但新一代仍十分肯定"八九六四"的民主價值。2020年北京在香港落實了港版《國安法》,香港人在海外實踐了一次"八九六四"拔根移植的實驗。去年(2021)香港政府在維園"封場",每年在維園完成一次的民主儀式,港人不再存有希望,今年(2022)連天主教香港教區都決定不辦追思彌撤,在海外輸出"八九六四"是必走之路。

作者引述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的話:"'六四'不是過去的噩夢。'六四'是一系列現實的存在: 一個'大天安門事件'和其後千千萬萬個'小天安門事件'的總和。"作者認為,能拆解這句話的意義,不論國籍,哪黨哪派,誰也可通往天安門。這樣,天安門便與你有關連。

"動態清零"或將引發中國"去全球化"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動態清零、"掩耳到零"與緩慢解封》,作者林原說,普通上海民眾要想不再被折騰,需待徹底擺脫封城時。但上海如何才能徹底擺脫封城?放棄動態清零防疫策略,其實是最快的途徑。但中央不允許,而上海地方官不敢放棄,或許也不願放棄。是否放棄動態清零,已經不僅是防疫問題,還是政治問題--尤其是與中共二十大召開相關聯的政治問題。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所規定的中、高風險區解封標準,上海全面解封難度較高。而不放棄動態清零,意味不放棄該解封標準,也就意味上海距離解封還有一段時間。

上海一方面會繼續堅持"動態清零"與過度防疫,另一方面會緩慢解封,包括推進局部解封。地方官員也想給人以解封有望的印象。但是,文章指出,若不真正改變防疫策略,上海想盡快全面恢復正常,目前看難度並不低。而上海不能全面恢復正常,對中國整個經濟(乃至相關國家、地區經濟)都有負面影響。上海的動態清零與過度防疫,其實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中國的"去全球化"。

上海正在緩慢解封中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

拜登如何才能對抗中國?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中國在亞洲是贏家,拜登改變不了這一點》,作者Susannah Patton說,拜登上周與旨在對抗北京的"四方安全對話"的領導人舉行了會晤,誓言要保衛台灣免受中國攻擊,併發起了一項涉及十幾個國家的新經濟協定,以增強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影響力。然而,在亞洲大部分地區,中國已經在經濟和外交方面贏得了勝利,美國所做的一切似乎都不太可能改變這一點。

文章說,事實上,四方安全對話凸顯了美國的一個弱點:它在位於亞洲邊緣的民主國家中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但在東南亞的中心地區影響力卻很弱。隨著時間推移,一個更具主導地位的中國可能會阻礙美國軍隊在危機期間進入地區基地,對美國企業的業務構成挑戰,並迫使美國外交官更加努力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作者認為,除非華盛頓的經濟政策有所改善,否則它在亞洲的影響力還將繼續下降。拜登政府應該拿出政治勇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後續協議,向美國國內的反對者明確表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將是對抗中國的重要工具,而不是毫無新意的新區域經濟計劃。它還需要更積極地與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較小但仍然重要的不結盟國家接觸,中國正在穩步爭取這些國家的支持。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