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2019年解決「台灣問題」?

2017年10月8日

有評論香港從上到下都正在呈現宗主國的未全面目,而台灣問題留給習近平的時間已經不多。

Hongkong - Demonstrationen für mehr Demokratie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Lopez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明報》發表文章《"香港摩登"隸屬"威權中國":香港文化今昔蛻變》,作者馬傑偉認為,"傘後"3年,是時候確認一個現實--港人熟悉的香港文化,已經失去了持續生長的土壤。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特殊的歷史處境,孕育出充滿活力的本土文化;繼而八九十年代學術及文化界的意見領袖,書寫一套被大眾接受的港式文化論述。這種"共識"沿用至今,卻在變局之中顯得格格不入,所謂搏殺、發憤、投機、上位發跡、港人優於陸客、香港勝在有ICAC之類,似乎方方面面都荒腔走板。

文章說,香港的宗主,以前是實行普通法與民主制度的英國,今天是一黨專政的威權中國。當"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間離效力漸趨薄弱,香港文化很難不折射出宗主的威權面目。"威權現代"業已成形--嚴控言論,一黨專政,但現代規劃急速發展,擠入強國軍事競賽之列,消費市場大幅增長,足以影響全球經濟;國內精英階層物質富裕,中國人投機搵錢的天賦有用武之地,只要政治安全,懂得特權與金權游戲者,大富大貴。上至京官下至民間商賈,香港經驗、香港奇跡,已經拋離參考坐標,不在精英的眼皮之下。昔日"香港摩登"背後的優越感,今天在物質層面無從說起,精神層面或可稍為在人權與自由的價值上超越宗主中國。

港府發言人效仿中共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准贊不準彈 港府的天下老二心態》,作者李平說,英國政府上月向國會提交的香港情況半年報告書,特別關注中國安全人員在香港境內執法、中聯辦加大對香港的影響力。美國國會報告關注北京政府對香港政治和法律事務的干預,特別提及DQ6位議員是進一步破壞"一國兩制"原則,又提及國際人權組織質疑律政司就反東北發展桉、重奪公民廣場桉提出刑期覆核。兩份報告分別反映國際社會對北京干預香港自治事務、港府執行政治檢控的關注,港府不只未反省,還斥為對香港內政的干預,莫非要抄足中共的模式,把國際社會的批評當耳邊風、當浮雲?長此以往,香港還能維持與民主國家同樣的核心價值嗎?

習近平逼小英表態?圖片來源: Klaus Bardenhagen

文章說,容不得國民妄議中央、容不得國際輿論批評,這是中共特色的統治風格。而港府東施效顰,不只在箝制議員、媒體、網民批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對國際社會的評價越來越偏執一端,只歡迎表揚,不接受批評。面對美英政府、議會及國際機構對香港的評價、批評,港府的錄音式回應,既是中共老大心態的效彷,是一國兩制消亡的模式之一,又是自身麻木不仁,長此以往將失去反省及前進的動力。

習近平逼小英表態?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兩岸關係走進深水區了》,作者陳明說,有報載中共已經擬定在2019年拋出和平協議,逼小英表態,讓人極度震驚。震驚的原因,是它有實現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很大。既然是由中共提出,自然是包括一中原則,而且很可能的,替台灣指明一條未來應該走上的道路。

文章指出,習近平說過,兩岸問題不能一代一代拖著不去解決,意味著他有意在自己掌權的時候處理。習近平已經六十多歲了,他還有多少時間?如果要解決,推出和平協議,讓對方難有抵抗能力,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恐怕是最好的手段了。"兩岸關係將逐漸走到深水區,台灣現在最緊要的是要對內消除統獨對立,團結民心,對外積極改善兩岸關係。未來台灣應該怎樣應付中共?將考驗蔡政府的智慧"。

"天然獨"與"必然統"的衝突

台灣《上報》發表評論《中國新歌聲事件中兩岸關係的變與常》,作者朱政騏說,《中國新歌聲》在台大田徑場舉辦音樂會,演變成流血衝突。將視距稍微拉遠,會發現這次的衝突,和1994、1995年間全民、藍天計程車隊的衝突;以及新思維電台與其他地下電台的矛盾,性質上有很大的不同。當時的統、獨之爭有很明顯的省籍情結,而且主要動起來的社會力,是不滿國民黨的威權統治。然而,此次台大事件,舞台下就坐著上海市台辦主任李文輝,更不用說在網路上兩岸鄉民的針鋒相對,這些都會直接衝擊兩岸關係。

文章說,此次台大事件凸顯了兩岸之間產生的新變數,有可能造成兩岸關係的質變,進而改變兩岸間的互動架構。其一就是台灣內部日漸極端化的統派和獨派勢力,這兩派力量都否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甚至是以摧毀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為目標,手段上也都同樣是鼓吹暴力,或至少是不堅持非暴力手段。另一個變數則主要是在網路上"天然獨"與"必然統"的衝突。文章說,"台灣社會內部統、獨極端化力量的成長,以及網路上兩岸人民衝突的累積,卻可能令數十年所形成的結構內爆而崩潰。拉大視距,看兩岸關係的變與常,既讓人欣慰,也令人憂心"。

 

摘編:張平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