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牆外文摘:中美貿易戰,台灣打什麼牌?

2019年2月24日

有評論認為,中美貿易戰兩強相爭之際,台灣不必擔心被利用,而是要打好自己的牌。另有評論認為,允許第三方介入的兩岸和平協議是一個值得考慮到選項。

Taiwan Präsidentin Tsai Ing-wen
中美貿易戰,台灣打什麼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ffice Of The President Taiwan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上報》發表評論《在大國政治中被利用,表示你有牌可打》,作者盧斯達說,美國人見中國人透過聯合國丶歐盟丶華為丶千人計劃(培育專業人員在外偷取各領域機密)之類的線路,試圖顛覆20世紀以來的世界體系,包括全球的行賂丶由移民到留學生都參與的間諜丶國家補貼的市場擾亂行為丶收買其他國家的官員還有傳媒和學者……令他們感到自己的統治甚至生活方式正遭受入侵,這就不只是賺錢多和少的問題;也不是川普经常提的,美國被中國佔很多便宜的問題。

文章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都會聽到很多人會說,在兩強衝突的時候,小國要小心別被利用。其實被利用代表你有能力,你沒用處才沒人利用。被利用,有得入場,才有牌打。被利用的有得打牌,好過自己完全在局外,之後被單方面知會結果,然後接受"戰後安排"。

不妨細思"和平協議"?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就要配套建立非軍事區》,作者王宗偉認為,有學者專家就兩岸和平協議議題的實體內容為何,願意問難討論,應該是一件對台灣朝野求之不得的好事。因為畢竟1979年以降中共的單方宣佈停火就這樣過了40年,在國際法上的習慣應該由雙方建立共識,以一份都能接受的法律性文件結束這個戰爭狀態,確定嗣後雙方權利義務,這是絕對沒有疑義的正常作法。

文章說,"和平協議"的實質內容,韓戰停戰協議上出現的文本是確立一條軍事分界線,雙方各後退一段距離建立一非軍事區作為緩沖。非軍事區成立以後當然要成立一個雙方甚至多方共同管理的共同警備區管理委員會作為主管機關,處理區內行政問題與解決雙方爭議。這個問題最敏感之處在於'和平協議'執行的保障與爭端解決機制可否容許中立第三方加入?中方歷來都以國家主權問題堅拒,而為台灣所不能接受,所以因此窒礙難行至今。不過這應該是一個可以據理力爭的方案,因為中共本身在國共內戰前夕,就接受過美國介入的軍事調處。

假如中國設定5G標準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當中國變成了21世紀的生存威脅》,作者戴維•布魯克斯說,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在世界事務中似乎總體上是一股積極的力量。當然,北京違反了貿易協定,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但中國經濟的爆炸式增長降低了我們的生活成本,擴大了全球的繁榮。但是現在有些事情已經改變了。首先,中國政府非但沒有實行自由化,反而變得更具侵略性和壓制性。其次,中國人已經改變了經濟重心,以便讓他們的經濟可以直接取代我們的。中國政府的「中國製造2025」政策旨在向價值鏈上游發展,主導航空丶機器人和生物技術等高科技行業。

布魯克斯:如果中國為5G設定標準,它將滲透到我們的方方面面圖片來源: Reuters/S. Marcus

第三,中國政府正試圖奪取新科技經濟的控制中心。如果中國能夠為5G通信設定標準,主導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那麼它將能以我們無法企及的方式書寫規則,滲透到我們的社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中國構成的挑戰不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也是道德和知識的問題。這是兩種價值體系的衝突。文章說,"我們曾經以為中國會民主化。錯。我們曾經以為它的政權會自由化。錯。我們曾經以為中國人民會站起來,加入自由民主的世界。錯。"

"文革":革命領袖要掌握方向

為了紀念新近去世的哈佛大學教授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教授,香港《端傳媒》重刊《專訪馬若德(麥克法誇爾):文革是毛對自己和中共體制的顛覆嗎》。馬若德在訪談中說,"我認為'文革'的起源應該歸結於兩件事:毛澤東本人的雄心壯志,以及他作為一個革命領袖自視的歷史地位。作為革命領袖,他希望繼續掌握方向,他知道如果中國繼續按照蘇聯的五年計劃模式發展,他會無所事事。更為重要的是,他預見到無論是中國還是蘇聯,革命的勢頭會逐漸瓦解而最後消亡。他批評蘇聯背棄革命復辟資本主義。"

在談到共產黨試圖影響香港和台灣的政治局勢時,馬若德說, "我認為中國現領導層希望香港變得不那麼像過去的香港,實際上反映了他們擔心中國其他地方出現的一些問題。因為香港顯然影響了鄰近的廣東。廣東省是中國的重要省份,它可以繼而影響到中國的其他地區。""對香港人來說,大約自天安門事件以來的這些年間,很重要的是,他們要為自己站起來。未來香港的特首們也會發現:香港人可以為自己挺身而出。"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摘編:張平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