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兩岸和平四十年 國際關係變了調

張平(摘編)
2018年12月30日

1979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根據國防部長徐向前的命令,宣佈從此停止炮擊大小金門與附屬島嶼。四十年之後,決定兩岸和平的國際關係尤其是中美關係,是否還是唱著同一首歌?

Symbolbild China und Taiwan
在過去的這一年,兩岸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Chiang Ying-y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政府在聖誕前夕以"沒有特別技能"為由拒絕向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為主音的閃靈樂團批出工作簽證,台灣《上報》發表文章《台灣應以"香港就是中國"為鑑》,作者黃樂祈認為, 當從冷戰時期美英中港的四角關係轉換至今日美中港的三角關係,中國顯然並未有足夠的政治智慧處理。失去了英國這一屏障,中國理應在國際社會強調中港之不同,然而主權移交迄今,中南海明顯倒行逆施。習近平在敏感時期公開香港作為中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地位是一大敗筆,另一方面港府不予《金融時報》資深記者馬凱(Victor Mallet)工作簽證引起了西方媒體的注意,繼而勾起了四年前雨傘運動後國際社會又一次的對香港之關注。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Lopez

 文章說,最近與中共關係密不可分的國民黨在九合一大勝之台灣,應以香港為鑑。台灣與香港最大差別在於國民有選票,與港府毫無選擇淪為北京傀儡不同。正如不是北京和香港親中人士大呼"美國錯判香港形勢,外人勿說三道四"就能讓白宮手軟,台灣也不應妄想對外宣稱"票投國民黨只為懲罰民進黨,外人勿說三道四"就能置美中貿易戰於事外。在國民黨勝選後不斷吹捧"承認九二共識發大財"的氛圍下,假若美國認為運往台灣或台灣生產的資源有被中國拿用的風險,美國政府不可能無動於衷。

和平四十年,繼續拼經濟?

1979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根據國防部長徐向前的命令,宣佈從此停止炮擊大小金門與附屬島嶼。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兩岸和平40年,會被台灣獨立戰爭打斷嗎》,作者王宗偉說,台灣朝野至今對有沒有92共識與什麼是92共識,現在還莫衷一是吵得不可開交。但是其實在1979年初的這個關鍵時刻,兩岸雙方雖無任何達成口頭或文字的合致,就已經完成一個行動中形成的共識--那就是"停止敵對,拼經濟"。

文章說,在冷戰時擔任過雷根政府重要幕僚,以"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而近年更加聞名於世的,美國重要國際關係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12月來台發表的幾場演講,認為中美的衝突最終還是有希望可以避免的,戰爭不是注定無法修改的命運。其實中美在未來的幾十年內要爆發衝突,唯一可能的戰場就是台灣。對已經享受40年和平發展經濟的紅利台灣人來說,戰爭在政治上是一個永不可以接受的選項。

美中兩國都將轉向聚焦內政?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文章《美中關係走向何方》,作者楊蘇棣(Stephen M. Young)說,儘管習近平企圖成為中國的萬年領導人,但他最近已面臨一些嚴峻逆勢。所有的客觀報告一致顯示,中國經濟已陷入成長遲緩丶發展停滯,川普祭出的關稅懲罰已打亂北京當局的經濟佈局。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令人存疑,一些外部分析認為,中國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已從北京當局長期引以為傲丶且一度視為理所當然的10%或7%水準,萎縮到僅剩幾個百分點。

文章認為,基於前述種種情況,習近平將難以和大幅增加國防開支的川普匹敵。因此,如果這位中國強人夠明智,應該會收斂他的野心,多關注自己國內的問題,而非在國外興風作浪。美中兩國領導人都將其主要心力,聚焦於應對內部的經濟和政治挑戰。但是,在即將邁入2019年之際,華府和北京審慎應對雙方共同關切的議題至關重要,全球其他國家對此也充滿期待。

"改革"一詞有了新的解釋

紐約時報中文網發表文章《中共正在改變改革開放的歷史敘事》,作者洪振快說,在全世界的眼中,中共領導人中對改革開放功勞最大的是鄧小平。但這個以往的公眾印象正在被改寫,鄧小平的地位正在被習近平超越乃至取代。

鄧小平的地位正在被改寫?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PI

文章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最大的特點是經濟上接受市場經濟--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市場經濟才寫入中共黨章和憲法,獲得了合法性,但在它前面加上了"社會主義"的限定語,實際上就是不以法治為基礎的市場經濟。而政治丶意識形態上仍然堅持毛式話語。這種"政左經右"的改革是一條腿走路的跛足改革。

作者認為,中共新的改革開放敘事,以收權丶集權的習式改革替換了放權的鄧式改革,這使得"改革"的詞義已經嚴重混亂,但區分是假改革還是真改革未必有多大意義,因為"政左經右"的改革思路實際上也是從鄧小平那裡延續下來的,中共只改經濟不改政治的思路不會變,除非經濟崩潰或外力大到其不得不改變。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