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劉曉波超越族群 人權律師超越地域

張平 摘編
2017年7月9日

西方領袖應該向劉曉波學習什麼?印度和美國對中國怎樣進行巧妙的表態? 民族主義同時挑戰台灣和中國大陸?中國人權律師的處境為什麼對香港也很重要?

Hongkong Demonstration Liu Xiaobo
圖片來源: Imago/Kyodo News

(德國之聲中文網)《紐約時報》發表中國盲人律師陳光誠文章《自由的人民應該為劉曉波的自由大聲疾呼》,陳光誠回憶了自己在中國遭受的監禁經歷,認為劉曉波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而受到監禁本已極為惡劣,而中國在他患病一事上的處理方式,更是應該足以令任何謀求與北京拉近關係的政府或企業三思。

陳光誠說,和北韓等威權主義政權一樣,中國向來有野蠻、說謊和自欺欺人的傾向。對於一個沒有法治國家的國家來說,能夠影響現狀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外國政府和公眾的公開譴責。威權政權害怕當眾出醜,中國共產黨以野蠻的方式對待劉曉波及其他被北京關押的自由捍衛者,現在是時候讓他們為此蒙羞了。

《紐約時報》還發表了專欄作家紀思道文章《劉曉波歷盡磨難,他人才得享自由之光》,文章以致劉曉波信的形式說, 「您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您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曼德拉,但您的結局卻和他有著駭人聽聞的差別。納爾遜•曼德拉最終成為南非總統,您卻最近才從中國的監獄轉移至醫院,並且仍然處在監控狀態之中。您的妻子說,您的肝癌無法進行手術治療,而中國政府殘忍地拒絕允許您赴國外就醫,以挽救您的性命」。

文章說,"您的思考超越了您的族群。您勇敢地簽署請願書,呼籲給西藏更多的自治,並與達賴喇嘛進行真正的談判;儘管中國人出於本能的民族主義,非常反對這個建議。拂逆公共輿論需要道德上的勇氣,我真希望更多我們自己的領導人也能展現出這種勇氣"。

川普在華府會晤了印度總理莫迪圖片來源: Reuters/K. Lamarque

印美對中國巧妙表態

上周川普在華府會晤了印度總理莫迪,這是兩國領袖第一次接觸。台灣《上報》發表文章《和中國互別苗頭 印度自有辦法》,作者徐子軒認為,印美對中國的巧妙表態,可看出目前斗而不破的形勢。雙方聯合聲明裡,不只沒有直接點明中國,連南中國海也未提。相反地,印美不斷強調航行自由,與遵守國際法和平解決爭議,再配合7月即將舉行的印美日馬拉巴爾(Malabar)聯合軍演,清楚地釋放三國決心維持現狀的訊號。另一方面,印度也緩和了過去對於中國一帶一路(以下簡稱帶路)的說詞,不再暗指中國的債務將拖累帶路發展,而是與美國共同宣稱,以透明的基建、尊重主權與法治等原則推動區域經濟鏈接,這就代表印度不會和中國分道揚鑣,而是分庭抗禮。

文章說,因為基於克什米爾問題,印度參與帶路的機會極微,但莫迪不會放棄任何能使印度發展的機會。亞投行最近才批准首筆印度貸款,雖然不算多,卻顯示印度和美、日抵制中國的策略並不相同。同時,印度會借著亞洲世紀的來臨,趁勢進行民族復興,並最大程度地利用中國。如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主因乃是為了建設其南北運輸走廊(NSTC)。這條走廊與帶路的部分成員重迭,如俄羅斯、中亞國家等,如此便讓印中存在競合關係,而第三方國家更樂於分散風險、分食市場,可以想見,未來印度將不斷在此地與中國互別苗頭。

極右民族主義的挑戰

"民族主義的惡獸正在吞噬著中國"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G. Baker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民族主義的惡獸正在吞噬著中國》,作者陳昭南認為,習近平高調訪港,並在公開演說中提示"四點意見"作為中共政權對待香港的基本原則。演說全文中以慣常的"民族主義"做為基調。

文章說,中共統治危機正在受到極右民族主義的挑戰。習近平對於共產黨繼續掌權的不自信與不安全感,似乎是只增不減,尤其是越靠近19大就越反應其不安。這樣的不安與不自信,也勢必會是讓這個政權造成更多非理性與反秩序的行為。在台灣,對"中國夢"的信仰者們,基於從兩蔣時期所鼓吹植根的"愛國主義教育"(另類失敗者的民族主義內容),而今,這類人所曾膜拜的神祇正已完全將之轉移在"習大大"神格化的偶像上。

香港人應該珍惜維權律師

歐中人權對話:談了也白談?不如不談?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珍惜維權律師》,作者任建峰說,那些在香港鼓吹政權擴大至無限的人士又豈會不明白律師在維權工作上的重要角色?正是因為他們有所領會,才會攻擊願意做維權工作的律師。而這現象亦不限於香港。雖然香港的維權律師不時受到無理取鬧、無中生有的各種抨擊,但他們所需要承受的壓力或慘況仍遠低於內地的維權律師。

文章說,多年來,內地維權律師都受到官方的打壓與滋擾,這情況近年來更大幅升級。在2015年的7月9日及其後(不經不覺就兩周年了,想起都心痛),好幾百名維權律師被官方大搜捕、拘禁、刑罰、大肆用酷刑、監控與滋擾他們的家屬。他們因維權工作付上沉重的代價。老百姓在民間企圖依法捍衛權利亦受到嚴重影響。所以,無論是香港或內地,大家都應該珍惜維權律師。如果他們在社會上消失,我們在法律下的基本權利亦很有機會逐漸消失。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