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去香港打疫苗 怕台灣辦東奧

張平(摘編)
2018年7月29日

評論認為,香港的角色在疫苗風波中相當重要,體現了香港的醫療和監督系統都受益一國兩制下的「兩制」保障。中國恐懼東奧公投正名,因為國家認同將會經由此議題能充分被討論。

China Impfung
疫苗醜聞何時休?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明報》發表文章《"假疫苗"和香港角色》,作者曾志豪說,"假疫苗"的針,無情刺破了習近平吹噓的偉大中國夢。"一帶一路"再偉大,也無法保障祖國花朵的健康成長。習近平上場鐵腕治貪,令人民無限憧憬,甚至有"交易現象":容許集權獨大,交換社會穩定。但結果,習近平的中國和9年前胡錦濤、溫家寶的中國,一樣造假處處。

文章說,香港的角色在疫苗風波相當重要。香港有完善監管,外國疫苗也有保證,成為大陸民眾的避險安全網,南下打針。為什麼香港的醫療衞生比國內先進可靠?因為一國兩制,香港的醫療和監督系統都受益一國兩制下的"兩制"保障。"近年建制派看不起香港有獨特價值,只懂鼓吹中港融合,會否把中國最後的安全淨土,也毀於一國一制沆瀣一氣、官商包庇的亂局之中?就像曹操把態度不好但卻是唯一能醫治他的華佗殺掉,結果害苦自己,再有重病,便無人可醫了。"

香港也跟著北京"大撒幣"

在北京訪問的林鄭月娥前日向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她已成功爭取立法會撥款,向亞投行"項目準備特別基金"提供1,000萬美元資金,支援低收入國家。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林鄭開始習式大撒幣》, 作者李平說,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中共喉舌呼籲民眾犧牲小我,與政府"共克時艱",但習近平出訪非洲未改大撒幣的豪放。

文章說,可悲的是,香港開始成為中國大撒幣的財源之一。林鄭說,香港向亞投行捐1,000萬美元,是希望為該行作貢獻。但中國近期一帶一路投資頻頻受挫,加上資金流向太子黨小金庫的疑雲難釋,林鄭慷港人之慨,很難說目的或結果不是向中共權貴家族作貢獻。更可悲的是,亞投行已成為香港公帑流向中國"國庫"的渠道,而港人還不以為意。

為東奧正名公投的意義

裡約奧運上的台灣代表團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 Ilnitsky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中國為何恐懼東奧正名》,作者朱孟庠說,中國使出撒手鐧,讓台灣失去舉辦奧運體系相關的國際賽事,很遺憾14到18歲的選手錯過這次競技的機會,當然下屆即失去了青年運動賽的資格。兩年來中國加大力道全方位對台灣狠下重手,台灣人看到的是在國際空間步步退守的台灣,政府也因謹言慎行,在國際上幾乎沒有反抗的聲音,就這樣"中國-台灣"如緊箍魔咒般箍住台灣。

文章說,民主不是只有投票那一刻才發生,從東奧正名公投的提案開始,到進入第二階段連署,以及最後階段的投票,就是民主深化,包含了議題的闡述、辯論與對話、資訊揭露以及整合社會共識,每一位公民都開始思索國家定位並能在公共場域發揮影響力,讓國家認同經由此議題能充分被討論。

中國的銳實力有多銳?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中美交鋒,中國的銳實力夠銳嗎》,作者湯名暉說,2018年以來,"一帶一路倡議"受到不同的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不若2015-2017年間處與全球各國家級地區都有著不同層面的關係進展。西方國家更深一層懷疑在於: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是為翻轉當前以西方文明價值為國際秩序基礎的秩序,也因此提出銳實力的論點檢視"一帶一路"和中國的外交政策。

文章說,在中美貿易交鋒之際,回顧中國從改革開放到推動"一帶一路"的40年間,尚無任何一個能在資本和技術可與Google和Facebook匹敵的全球性資訊平台,也沒有任何一個品牌的價值高於蘋果的企業,即使是BAT(百度 • 阿裡 • 騰訊)三強仍無法進行全球在地化的詮釋。這些企業誕生在追求個人自由發展的美國不是偶然,而是在追求個人自由和權力極大化的環境而生,並成為美國政府推動權力極大化的工具,真正穿透和影響他國甚至個人的主體性自由,中國更成為這波資訊革命的產業浪潮所制。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