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壓力催生「共同體」

張平2016年5月8日

從媒體吸納到電視劇限制,中共對港台的施壓將催生怎樣的「共同體」?

China Protestaktion in Hongkong
香港媒體人抗議《明報》前執行編輯姜國元被裁圖片來源: DW/Ka Chun Chan

(德國之聲中文網)學者柯衍健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中國因素與香港媒體芬蘭化》指出,明報前執行編輯姜國元被裁,引起香社會各界廣泛的回響,折射香港人對新聞自由和編輯自主的擔心。而這份擔心,無疑緣於高權移交後,香港媒體被赤化的趨勢。

文章引述《香港革新論》一書中的調查稱,除了壹傳媒集團以外,幾乎所有的香港主要報章、電台和電視的老闆,都獲委任為人大與政協等職務;近年甚至出現中資直接收購《南華早報》和亞視等案例。在"政治吸納"以外,中國大陸龐大巿場所提供的商機和利益,也是北京"經濟吸納"香港傳媒的利器。

文章說,在"芬蘭化"的趨勢下,香港媒體被自我制約,要避免與中國大陸產生磨擦,以換取自治空間。不過,世界銀行以及不同的報告都指出,香港的優勢除了法制完善外,資訊自由、出版自由和言論自由都是香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香港吸引外資和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中國因素"持續侵蝕香港新聞自由,必然削弱香港的獨特性和長遠競爭力。

雨傘運動催生"香港共同體"

台灣學者林泉忠在香港《明報》發表文章《"香港共同體"的形塑》指出,香港社會由來已久的本土意識絕非純粹文化層面的族群意識,而是一開始就已包含了某種程度的政治意涵。佔相當比例的港人對新統治者中共的不信任,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後,尤其是九七後香港與大陸兩地民眾之間因交流劇增所產生的摩擦,使香港本土認同及其內在的政治元素得以長期存在並伺機發展。

文章說,其後八年,香港的本土主義思潮並未獲得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反之,香港社會"中國人"認同的接受程度,在2008年達到歷史新高。吊詭的是,在經歷了2014年的"普選"死局及雨傘運動的歷史性挫折之後,香港迎來了年輕世代呼喚"本土主義"的新時代,於是"香港共同體"概念,重新獲得新的論述空間。

台灣《自由時報》稱,多數台灣人期待蔡英文堅持台灣主體立場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W. Santana

兩岸電視劇政策不對等

台灣傳播學教授羅世宏在《多維TW》發表文章《台劇到哪裡去了?面對兩岸電視交流失衡的警訊》,兩岸電視劇有來有往、甚至台劇佔有優勢的局面逐漸發生了變化,大陸的台劇熱漸漸退潮,但陸劇則急起直追,開始出現此消彼長的跡象,甚至逐漸形成某種"反攻台灣"的態勢。

羅世宏說,大陸對境外業者或產品進入大陸市場有著相當嚴格的審核及管理。為瞭解決兩岸電視交流的不平衡現況,除了台灣本身有必要在振興台劇的相關政策上有所作為,以提升台劇的製作量和競爭力之外,大陸對台劇在播出管道與配額限制或許也有鬆綁的必要,畢竟台灣對陸劇在台播出的時數與時段並無任何限制,但大陸對台劇則視同境外劇,受到相當嚴格的配額和播出時段的限制,這不僅對台劇不公平,而且對兩岸文化交流的發展前景也形成一道越來越難以跨越的障礙。

蔡英文應該平衡中美利益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社論《九二共識不就是個假議題?》指出蔡英文新政府並沒有俯首屈從中國壓力的跡象,多數台灣人也期待蔡英文堅持台灣主體立場,務實駕馭兩岸關係,呼籲人們看到另一股平衡的趨勢,那就是美國方面不同於以往的操作。

社論認為,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以及台灣內部認同的發展,導致美國總結算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是非常合理的事。台海和平,符合亞太地區的共同利益,也符合美國的利益。然而,台灣向中國傾斜,乃至定型化"共屬一中 ",完全違背美國的一中政策(一個中國,主權國家;一個台灣,政府當局),也正面挑戰了美日安保與美國在南海周邊的盟邦。因此,"未來的新政府,必須扮演平衡角色,將馬英九的總路線,拉回中美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所構成的'現狀'"。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