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張德江訓話與蔡英文演講

長平2016年5月22日

有評論認為,張德江訪港訓話反映中共與香港主流存在鴻溝,而蔡英文就職演講則著重民意基礎。

Hongkong Präsentation im Science Park - Zhang Dejiang & Leung Chun-yi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 Lawre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媒體《立場新聞》發表文章《給張德江回話》,作者徐少驊認為張德江訪港訓話,反映中共對香港的主流看法跟香港的主流看法有如鴻溝般的差異,看不到中港矛盾如何疏解。

針對張德江說香港要保持自己優勢,一定保持經濟發展,徐少驊認為,香港的優勢一直以來都是自由、法治和多元文化,"但我們看到回歸以來,香港在這三方面都在倒退"。只有落實真普選保護香港本土的核心價值,區隔中國有形無形的干預,才是保持香港優勢的最重要原素。

張德江說:"什麼自決、什麼港獨那些東西,根本成不了事,我可以這樣判斷,不符合香港根本利益,我亦相信絕大多數的、絕大多數的香港市民不贊成"。徐少驊認為,到達2047年,香港無可避免地必須重新確立香港的憲政。若中國政府連"自決"也容不下,那麼就是中國政府把香港逼至"港獨"的邊緣。

為什麼先要"內部自決"?

香港一批學者和政界人士聯署《香港前途決議文》,提出了對2047年後香港"二次前途"問題的看法。聯署人之一黃鶴鳴在《明報》發表文章《何謂"內部自決"》,認為"內部自決"是一個有法理基礎,獲國際公約承認的法律權利。"內部自決"包括自治,令所屬國家無從干預。但不包含"港獨",因理應嘗試"內部自決"失敗後,才可行"外部自決"。

黃鶴鳴說,"一代人只能夠做一代人的事,我作為已經40歲的'70後'中青代,如果我們可於有生之年奪回此'內部自決'權,起碼令國際社會承認香港人在國際公約下擁有自決的權利,我認為已功德圓滿"。"至於下一步,應如何具體實現此自決權,包括應否修改,甚至廢除《基本法》,令如'8.31'框架、人大釋法等事件不會重演使北京再次干預香港事務,便留待我們下一代思考吧!"

蔡英文已作出最大讓步?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正面承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絕口不提"九二共識"。香港《端傳媒》發表評論《九二歷史事實,已是最大讓步》,作者顏維婷認為,承認"九二共識",無異是直接背離民進黨的選民基礎,這是蔡英文無論如何無法跨越的線。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談話,是種務實表態。對台灣內部各方人馬來說,她以維持現狀為主軸宣示,但不掉入"九二共識"的框架,算是可被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作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蔡英文將"台灣的民主制度與民意"做為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這是她一再以來呼籲對岸高層正視的事實:她是台灣人民選出來的總統,任何關於兩岸關係的變動與走向,最終都應訴諸於台灣人民的意願。在兩岸關係上,台灣的主流民意很清楚,仍是"在政治上維持現狀、經濟上謹慎開放"。民意是制衡的力量,也可以是未來蔡英文與對岸談判的籌碼。

"與中國保持安全距離"

台灣《自由時報》蔡英文就職當日發表社論《就從今天,開啟新局》,批評馬英九政府經濟上把中國當做天邊彩霞,輕忽耕耘自己家園的台灣玫瑰,結果是成就中國經濟崛起,台灣經濟因此憔悴;這是失衡而偏頗的中國化,不是台灣應有的國際化。與中國保持安全距離,和美日歐等民主文明國家親近友善往來,才是人民對新政府的期待。

社論認為,對新總統及新執政黨來說,改革調整的任務至為艱鉅,中國也不會袖手旁觀;"但既受萬民託付,理當勇往直前、義無反顧"。"沒有蜜月期"的新政府,因此除謙卑,還須戒慎恐懼,才足以不負台灣人民付託。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摘編:張平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