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牆外文摘:「新時代總體方略」如何解決台灣問題?

2023年2月12日

有評論認為,王滬寧說的「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一個很模糊鬆散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強調兩岸關係的主導權掌握在北京手上——更精確的說,掌握在習近平手上。

台灣「風傳媒」文章認為,北京的對台政策不會改變的是:習近平牢牢掌握主導權,不會輕易讓台灣掌握兩岸互動的節奏
台灣「風傳媒」文章認為,北京的對台政策不會改變的是:習近平牢牢掌握主導權,不會輕易讓台灣掌握兩岸互動的節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PA/R. B. Tongo

(德國之聲中文網)率團赴中訪問的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在2月10日拜會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王滬寧說的「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到底為何》,作者顧爾德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很模糊鬆散的概念,最重要的還是強調兩點:一、這是習近平的對台方略,二、兩岸關係的主導權掌握在北京手上──更精確的說,掌握在習近平手上。

文章說,北京掌握主導權和主動權,代表著這不會是場平等的對話,當共產黨說:國共都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時,國民黨也只能「客隨主便」,不會痴心妄想在「九二共識」後面多加一句「一中各表」──從馬英九到夏立言都是如此。

作者分析說,在2024年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前,北京應該會增加「惠台」力道,讓如王滬寧對夏立言說的,「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但在掌握主導權的原則下,北京只會透過他信任的台灣合作對象(或協力者)來釋出讓利的訊息──例如把解禁金酒的功勞做給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北京硬的一手軍演武嚇也不會放鬆,一手硬、 一手軟,一手棒子、一手胡蘿蔔,收放自如,操之在「習」。不論王滬寧是否如外傳會幫習近平包裝出一個新的對台政策口號,不會改變的是:習近平牢牢掌握主導權,不會輕易讓台灣掌握兩岸互動的節奏。

夏立言啟程前往北京時在台灣桃園機場接受媒體採訪(圖)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台灣人民再教育方案」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夏立言和王滬寧談「九二共識」就是同「渣男」談婚嫁》,作者汪浩認為,「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什麼呢?當然就是「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台灣人民再教育方案」。

文章說,王滬寧在中南海這一智囊部門任職,歷經中共江、胡、習三代,被外界稱為「中南海首席智囊」。他是中共16大主席台上坐在江澤民身後的那個人,「三個代表」就是他替江搞出來的。到了胡錦濤時代,他給胡提出「科學發展觀」寫進了黨章,胡提拔他進了政治局。到了習近平時代,王滬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管中共宣傳部門,大搞對習的個人崇拜。

作者認為,夏立言此行對國民黨是飲鴆止渴,對台灣有百害而無一利。王滬寧「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就是中國併吞台灣的方略,國民黨一意孤行與中共相互唱和,欺騙台灣人民,這種行為只會增加民眾反感,並對國際社會釋出錯誤訊號。

九二共識30年 30位台灣人這樣看「統一」

10:4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中國短影片貶低非洲人?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數洞:大陸管控短片平台上的非洲內容後,歧視少了嗎?》,作者Xmc和卡皮追蹤觀察中國平台上的非洲內容短影片後發現,大多數播主及所拍攝的影片並無惡意貶低及仇視非洲人的問題。然而播主普遍並不瞭解非洲文化則是肯定的,因此大多數的內容都帶有中國文化本位和隱性歧視的性質,往往以當地人唱中國歌、煮中國食物、學中國話為主,這使得對於非洲文化的呈現實際上是薄弱的。但在短影片平台流量為王的邏輯下,這類內容似乎最受到觀眾的歡迎。

文章說,中國僱主和非洲員工的搭配也是最常見的出鏡組合,影片中的這種關係通常不是典型的企業主及員工,例如中國播主拍和自己每天相處的保鏢。發薪水或資助非洲人的困難處境也是很常見的內容,有些頻道會呈現出幫助方與被幫助者形成了很深的感情,以此吸引粉絲;但這種固化非洲窮困的片段也助長了中國人的施捨心態,曾引發「被幫助的非洲人不會感恩」、「幫助非洲人值不值得」的留言,形成一股不穩定的張力。

作者指出,審查具有一種武斷和不透明的性質,廣泛地不加區分地通過一些大的范疇予以執行,例如將「非洲」這一關鍵詞封禁。播主面對這種封控通常更關注如何生存下去,而非真的改善種族內容的呈現方式。通常經過管控後,所有關於非洲的內容都可能受到某種壓制,但是具有種族偏見問題的內容其實仍不難看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