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柯文哲是中共介選的一枚棋子?

2023年11月19日

柯文哲從頭到尾都瞧不起侯友宜,為什麼還要委屈地接受國民黨的「城下之盟」?這其中有什麼「難言之隱」? 有評論認為,中共想介入台灣大選舉,是一件公開的秘密,種種跡象顯示,柯文哲只是其中一枚棋子。

資料照片:2017年,柯文哲作為台北市市長參加在上海舉辦的」雙城論壇「
資料照片:2017年,柯文哲作為台北市市長參加在上海舉辦的」雙城論壇「圖片來源: Vcg/MAXPP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中共介選是現在進行式》,該媒體總主筆陳嘉宏指出,柯文哲在「藍白合」前後對國民黨的評價互相矛盾。文章說,柯文哲說話不算話,從不是新鮮事;不過在攸關自己政治生命與民眾黨前途的生死門裡,他最後竟然丟盔棄甲、幾近棄械投降,實在讓外界相當好奇其中到底有什麼外力介入?

文章指出,藍白合當天一大早,馬辦與侯辦才為了蕭旭岑在11月初訪中一事搞得劍拔弩張,蕭旭岑當時抨擊侯辦:意圖破壞藍白合的有心人士,居然模仿綠營抹紅的老招,自己人打自己人,他要請侯辦多惡補一下「大陸事務的常識」。顯然,侯辦完全是這場藍白合的局外人,直到當天一早都被蒙在骨裡。到底這「方案」是誰拿出來的?又是如何能夠逼著柯文哲「割肉喂虎」?一向欠缺政治手腕的馬英九如何能一出手就搞定藍白配?是不是要請馬辦指點迷津告訴外界:什麼樣的「大陸事務的常識」讓馬英九突然之間有如神助?

參與11月15日協商會議的藍白政治人物,由左至右為朱立倫、侯友宜、馬英九、柯文哲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作者認為,柯文哲從頭到尾都瞧不起侯友宜。只是,瞧不起為什麼還要委屈地接受國民黨的「城下之盟」?這其中有什麼「難言之隱」,如果柯文哲說不出口,還有誰能爆料呢?

客座評論:無論如何配 國民黨都已輸了

文章寫道,中國想介入台灣大選,是一件公開的秘密;最早是恐嚇選民,接著是逼迫台商表態,再來是弄點假新聞、假訊息,試圖擾亂民心。直到現在,老共手段越來越進化,甚至用查稅,黑資料直接操作候選人名單。種種跡象顯示,共產黨介選是現在進行式,柯文哲只是其中一枚棋子;只是他不願吐實,所以出賣同志,背叛支持者,還讓媽媽傷心不高興,如今才流淚裝可憐,絲毫都不值得同情。

一個成功但仍然專制的中國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再見了,中美關係的黃金年代》,作者Farah Stockman寫道,在以往的黃金歲月,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擔心一個失敗和飢餓的中國會給世界帶來風險,他們為中國的經濟成功打下了基礎。如今,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在尋找挫敗中國野心的方法,他們擔心一個成功但仍然專制的中國會給世界帶來風險。中國已經從對自己的國際地位充滿焦慮的窮國變成一個富有、自信的國家——事實上已經自信到令它的鄰國開始感到緊張。

文章說,如果說中國已經變了,那麼美國也是如此。在中美關係的黃金年代,美國幾乎不加束縛的資本主義和代議制自治體制被全世界相當一部分地方視為榜樣。如今它展現的是政治僵化、倒退的民粹主義和幾乎無法彌合的貧富差距。彷彿還嫌證據不夠多,在將與習近平會面之際,拜登自己的政府正在為可能出現的停擺做準備,在如何保持最起碼的運轉上爭執不下。主辦城市三藩市在習近平到訪前清理了一些無家可歸者露宿的區域,但這糊弄不了任何人。

作者認為,新時代的限制和可能性還沒有定形,尚有待觀察。

文革比喻的歷史感愈發稀薄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越發稀薄的文革比喻,如何限制包括#Metoo在內的中國政治想像?》,作者白秋渠指出,隨著習近平時代的到來,文革比喻再度在中國的公共空間裡大量湧現。文革比喻一方面出現在公共知識界對官方的批評上。從習近平上任之初的反腐敗運動和個人崇拜作風,再到廢除任期限制,再到後來的新冠防疫、打擊教培、收緊私有經濟等政策,都被廣泛看作中國回歸文革的跡象。法學家許章潤就曾批評道,習近平拋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令人不得不想起曾經的野蠻『文革』歲月。」

實際上,學者彭麗君和瑞貝卡‧卡爾(Rebecca Karl)都曾明確指出毛澤東與習近平的政治和歷史構想截然不同。前者以發動群眾為手段來攻擊官僚體制,視此為社會主義制度較之資本主義最重要的強項。後者則視社會的動態為敵,力求以國家強權來保證制度的穩定。即便如此,大批政治觀察和評論者仍然不斷把文革當作當代政治的比喻對象。

文章說,另一方面,文革比喻則出現在知識分子對社會現象的批評中。#MeToo運動被比作大字報政治迫害,大學生特種兵旅遊也被比作紅衛兵串聯。這種討論模式甚至已經拓展到英文世界:GameStop軋空事件被比作文革式的「暴民政治」在交易市場的顯現,大學課堂上的批判性種族理論也被美國右翼比作美國版的文化大革命。在台灣,學生參與的社會運動也經常被批評者比作文革。在如此種種的使用裡,發生在五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迎來了光怪陸離的、萬花筒一般的餘生。但與此同時,文革比喻的歷史感也愈發稀薄。它不再能從社會辯論和政治行動中生長出新的意義,反而變成一片片承載著簡單價值判斷和情感判斷的標籤,不斷回收和循環使用社會裡已有的價值立場。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