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模仿習近平?孫政才傻眼了!

2017年11月5日

有評論說,十七大時,習近平靠「會議推薦」逆轉上位。這次孫政才依樣畫葫蘆,「賄選拉票」,習近平卻改用「談話推薦」模式。

China Sun Zhengcai
這次孫政才被拉下馬,事後證明是因為孫政才進行「賄選拉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L. Yuanru

(德國之聲是中文網)新華社披露中共十九大換屆,中央領導產生的過程,中共總結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經驗,採取"談話調研"的方式,就是逐一聽取相關人的推薦意見和建議,例如從2017年初開始,習近平前後與57人談話,政治局常委會負責與聽取258中央委員的意見。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中共陷入"其興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作者洪耀南說, 回顧十七大時,會議前半年的接班人都是以李克強為主,但後來採取"會議推薦",類似假投票概念,習近平勝出,李習搭配翻轉成"習李"。這次孫政才被拉下馬,事後證明是因為孫政才進行"賄選拉票"。

文章說,孫政才或許認為十九大依舊採取十七的模式,學習習近平依樣畫葫蘆,但這次卻改用採取"談話推薦"明定推薦人的條件,"堅持馬克斯主義的政治標準,注重知行合一、堅持廉潔、注重形象口碑等"。中共陷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循環與制約,當一個人的權力過度集中之後,就想跳脫制度的制約與管制。因人設事、以權力鬥爭為核心的制度變動,任何的變動制度,背後都會被套上權謀鬥爭的思路。

"六四""六七"是雞毛蒜皮?

香港初中歷史科課綱諮詢,沒有把六七暴動及六四事件列入課綱。香港《明報》發表文章《歷史其實就是政治問題》,作者曾志豪說,專責委員會主席及教育局官員回應傲慢無禮,"六七年的時候,你在哪裡呢?"、"雞毛蒜皮罷了",令人質疑當局是否刻意迴避令中共當權者不快的歷史內容?而一味強調"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又或者突然恢復初中歷史必修科的地位,是否要用歷史課程灌輸愛國思想,對抗那飄散在足球場上的噓國歌聲?

港人自發紀念六四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S. Yeung

文章質疑說,比六七暴動年代更久遠的省港大罷工列入課程,影響中英談判進程、引發港人信心危機甚至修改《基本法》草稿的六四學運,為何又要剔除在課綱外?歷史課綱放什麼內容、放幾多內容,是學術;但更多時候,卻是政治問題,是當權者選擇講什麼有利自己故事的游戲。教育當局對這些敏感歷史時常表現"曖昧"的立場,例如當年便有教育官員說六四隻是歷史長河裡的"沙石",和今天六七暴動變了"雞毛蒜皮",有異曲同工之妙。

國歌法能贏得尊重?

香港《立場新聞》發表評論《北京要別人打從心底尊重你? 什麼國歌法也沒有用》,作者David Tang說,立法禁止大眾侮辱國歌,難度不大,人家怕了,只好聽你的。但要別人打從心底尊重你?什麼國歌法也沒有用,迫不來的。你要別人尊重,就要先問問自己,做了什麼來贏得別人的尊重。

文章認為,其實港人對北京也有過尊敬的時候,第一次是九七前後,北京擺出一副誠心一國兩制的時候,但後來董政府的無能跟廿三條,港人才覺得貨不對版。第二次是2008年奧運,但跟著好些大陸財大氣粗兼未富先驕,港人對大陸的印象才來個大逆轉。

不要對共產主義心存幻想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不要對共產主義心存幻想》,作者BRET STEPHENS說,為什麼熟知南非臭名昭著的羅本島監獄的人,從未聽說過古巴的松樹島監獄?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在大學校園裡和進步媒體上仍被認真對待?那些提出拆除美國內戰時期南方邦聯人物雕像這一合理要求的人,對穿著印有列寧或毛澤東像的T恤衫的"嬉皮士"有一丁點的內心反感嗎?

David Tang:但要別人打從心底尊重你?什麼國歌法也沒有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xppp/Kyodo

 作者說,他們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者,他們不是不知道大躍進或殺戮場的死亡人數,不是在試圖削弱民主制度。但他們堅持認為,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存在本質上的區別--種族仇恨與階級仇恨的區別,布痕瓦爾德與古拉格的區別,從而在道德上支持共產主義。他們試圖將共產主義理論與實踐區別對待,從而宣判理論無罪。他們在承認共產主義製造鎮壓和大屠殺的同時,用共產主義"真實進步和成就"的文獻來抵消那些惡行。文章說,這是一個嚴酷的事實: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西方最驚人的戰略勝利是我們從未認真學習過、更不用說接受的教訓。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摘編:張平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