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西方如何抵制中國模式?

張平 摘編
2016年9月25日

有評論認為,"中國製造"造成中歐雙輸,"中國模式"正在入侵西方媒體市場。西方及港台如何才能有效地對抗中共?

Hangzhou G20 China Vorbereitu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Xinhua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中國製造"如何造成中歐雙輸》,作者尹子軒認為,中國依靠大量出口消耗過剩產能,因此遭到有關傾銷的抗議絕非鮮見,但是對於歐盟來說,中國製造的廉宜貨品卻在政治上有更大的連鎖效應:來自中國的廉價產品──比如鋼鐵──不單直接影響到歐洲工人的生計,更暴露及間接加深了歐盟結構性的經濟和政治失調。

文章說,中國和歐盟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合作,需要改進各自的政經架構,全球經濟方能在本年度的動蕩之後重返正軌。要中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減少出口,在短期之內並不現實,但是重建歐元區的經濟秩序,不但是一個相對易達成的目標,更是歐盟迫切需要的團結基礎。歐洲領袖們必須重新審視該如何運用有限的政治資源,針對性地鞏固歐盟本身的經濟體系,而非將精力消耗在對外關稅以及傾銷問題的糾纏上。

中國正在進軍海外媒體市場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作者馬雷克•歐爾伯格(Mareike Ohlberg)和勃春•郎(Bertram Lang)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抵制中國模式》,文章指出,當西方疲於應對民主程序的短處之際,中國正抓緊機會宣揚自身的體制。比起幾位前任,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中國在與西方展開意識形態競爭的信念要深得多。中國的宣傳專家不再滿足於御民主思想於國門之外,而是認定,倘若共產黨期望繼續掌權,就有必要把精力放在令中國的政治體制具備海外吸引力上。

文章說,在大約每年100億美元預算的支持下,中國媒體機構在擴大全球存在感,響應習近平提出的媒體機構"講好中國故事"的號召。隨著共產黨招募私人公司來協助征服海外媒體市場,散播北京理念的工具正在擴充。中國或許目前在試圖影響西方輿論上面臨困難,但忽視這種努力將是錯誤的,中國模式還可能挑戰全球的善政準則。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西方政府應當抵擋住模彷中國做法的誘惑。

台灣如何與中共談判?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小英政府應壓縮中共"台灣代理人"的政治空間》,作者李釋釗指出,民進黨選擇在談判桌上當中共的"競爭者",而非"老朋友";原則立場上,不陷入中共劃定的"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的牢籠舞台內,且不展現兩岸談判的急迫態度。

台灣總統蔡英文同副總統陳建仁在宣誓就職典禮上。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 Pon

李釋釗認為,要和中共坐上談判桌,民進黨的首要功課,絕非急於步國民黨的後塵,而應鞏固好國內的政治基礎,壓縮中共"台灣代理人"的政治空間,型塑出一個有利對中談判的內部氛圍,以強而有力的談判競爭者姿態面對中共,不讓中共有見縫插針的機會,才能擋得住中共的壓力測試、確保台灣的利益。

誰在採取極端手段逼迫香港?

銅鑼灣書店案當事人之一林榮基在香港《立場新聞》發表致中聯辦官員王振民公開信《再肆無忌憚侵犯港人自由,香港只會走上獨立的道路》。王振民近日稱,"有些人不惜採取極端手段破壞香港,見到這些我感覺到非常痛心"。林榮基說,按普世價值而言,任何一個合法政府管治下,倘若有地方提出自決或獨立,通過選舉辦法爭取,是完全說不上"極端手段"的。

林榮基說,"現在李波在香港,作為一個法律專家,我想你應該找李波詳談,瞭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中國政府有沒有如你所言,嚴格地遵循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嚴格地按照 《基本法》 辦事"。林榮基認為,"香港是屬於730萬香港人,並不包括你們的中國人。看看這次投票結果,六個當選的年青議員,不是本土、自決、就是港獨派,香港人通過投票選舉,無疑清楚顯示了意向"。"倘若中國政府仍然死心不息,侵犯肆無忌憚香港人的自由;最終,香港人無可選擇,只會一如台灣,走上獨立的道路"。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