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Autor von Richter Di

2010年8月13日

在中國熱播的電視劇《狄仁傑斷案傳奇》的原著作者是位荷蘭人,本名羅伯特‧梵‧古利克(Robert van Gulik),自取中文名為「高羅佩」。2010年8月9日是這位「中國通」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日。

《狄公案之詩人與殺手》德語版封面圖片來源: Amazon.de

高羅佩用英文創作的中國公案小說《狄公案》(Judge Dee)不僅使他本人聲名遠播,也使得中國的古代大法官狄仁傑"走"出了國門,並被稱為"中國的福爾摩斯"。高羅佩筆下的案件撲朔迷離,結局通常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讀者在被離奇曲折的情節吸引的同時也能對佛教,道教和儒教的邏輯智慧有所瞭解。

來自荷蘭的語言天才

1910年8月9日,高羅佩在荷蘭的聚特芬出生。因為父親曾是荷屬東印度公司裡的一名醫生,所以很小的時候他就隨父親去了印度。荷蘭作家凡得維特寧(Janwillem Lincoln van de Wetering)在撰寫高羅佩的生平時提道:"1922年當高羅佩舉家返回家鄉時,小高羅佩已經會說四國的語言了,分別是荷蘭語、中文、爪哇語和馬來語。"

高羅佩的中文非常流利,雖然當時有旁觀者稱他的漢語依舊帶有荷蘭口音,但是他確實可以和中餐廳老闆自如的討論菜單。這位語言天才破例在荷蘭的烏特勒支學習亞洲語言並在萊頓大學獲得東方文學博士學位。他曾是荷蘭在埃及、印度、中國和美國的外交官,也有任職荷蘭駐日本和韓國大使的經歷。另外,他還在馬來西亞的大學裡當過教授。1967年高羅佩患上了肺癌並於在荷蘭海牙辭世,享年57歲。

《狄公案之皇帝的明珠》德語版封面圖片來源: Amazon.de

中國妻子 中國情

據網路百科介紹,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高羅佩離開日本來到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重慶擔任荷蘭政府駐重慶使館一秘。在當時抗日戰爭大後方的重慶,高羅佩接觸了不少因躲避戰火而來的文化人,這為他深入瞭解中國社會和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3年,高羅佩與當時22歲的江蘇名媛水世芳結婚。水世芳為清代名臣張之洞的外孫女,其父親水鈞韶曾在中國駐列寧格勒總領事館工作,後來任天津市長。水世芳不僅是出身名門,而且是齊魯大學畢業生。水世芳認為高羅佩不是外國人,談到丈夫時,她說:"從我們認識到他臨終,他沒有一天斷過練字。他最愛吃四川菜,他實在是個中國人。"他在精心繪制的一幅中國畫上用漢字題款:"荷蘭國笑忘高羅佩識於芝台之中和琴室。"這裡面的"笑忘"是他自取的字,暗寓"笑忘百慮"之意;"芝台"是號;"中和琴室"是書齋名。他與水世芳女士結婚之後,把書齋改名為"吟月庵"。

靈感來自翻譯 一發不可收拾

還在讀書的高羅佩已經開始翻譯18世紀的中國偵探小說《狄公案》。1940年底翻譯完成的小說造成了巨大的轟動,以至於他在為大使館工作的同時還要繼續創作新的故事。一個書評這樣描述道:"作為讀者一旦被第一個案例吸引,便會無法自拔的繼續讀下去,一旦讀完一部一定會飛奔到書店購買下一部。"

《狄公案之紅宮死亡事件》德語版封面圖片來源: Amazon.de

茶不離口的神探法官狄仁傑的原型生活在七世紀的唐朝。高羅佩把他筆下的主人公放在了14到17世紀的明朝。憑著儒家思想的敏銳洞察力和四位手下(洪亮,喬泰、馬榮、陶甘)的鼎力協助,狄仁傑總會讓迷案真相大白並將罪犯繩之以法。除此之外,高羅佩的小說中也隱約提到了中國傳統儒教為抵抗道教和佛教而進行的抗爭。他的16篇狄仁傑小說,不僅情節扣人心弦,有些漢學家甚至認為這些故事同時也是當時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狄仁傑的故事雖然發生在古代中國,類似的題材在現如今的很多歐美影片中卻層出不窮。像德國公法電台播出的連續劇《犯罪現場》(Tatort)就有異曲同工之處,也是圍繞關係犯罪、政治陰謀和貪污受賄而展開的故事。

是天才也是凡人

高羅佩不但擁有驚人的語言天賦,其繪畫才能也是不可忽視的。小說中的插圖都是由他親自完成。另外,他還會彈中國古琴。凡得維特寧在高羅佩生平中介紹道:"(儘管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卻不是隱士,他從來不忘抽出足夠的時間和自己的三兒一女以及妻子共享天倫之樂。他善於交際,講究生活,熱愛小動物,很多照片上都可以看到他和寵物猴子玩耍的鏡頭,"凡得維特寧得出的結論是:"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堂堂儀表以及令人欽佩的語言天賦與才華讓他聞名遐邇"。

編譯:安靜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