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道爾去世 她曾告訴DW:「最大的問題是貪婪」
2025年10月2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1960年,26歲的珍‧古道爾(Jane Goodall)前往坦桑尼亞貢貝河國家公園研究黑猩猩。她的發現和野外工作方法都具有革命性。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黑猩猩的生活中,並為它們取了名字。
珍‧古道爾不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之一,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自然保護倡導者。1977年,她創立了珍‧古道爾研究所,該研究所致力於在世界各地保護野生動物和環境,同時也致力於改善人們的生活,從而進一步推動自然保護工作。
2025年10月1日,珍‧古道爾在美國巡迴演講期間去世,享年91歲。2019年,她接受了德國之聲英文頻道採訪,講述了她的工作和信條。我們現在將這次採訪整理為中文重新發表。
德國之聲:在您看來,為什麼現在有些人看不到希望,或者說不願採取行動保護環境?
珍‧古道爾:最大的問題是貪婪。人們想要的越來越多,超過了他們所需要的。企業想要越來越大,吞噬競爭對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理所當然地引發了怨恨和憤怒。
德國之聲:說到這一點,您的許多環保工作都致力於幫助人們擺脫貧困。是什麼促使您將脫貧工作與傳統環保工作聯繫起來的?
珍‧古道爾:那是在1986年,當時我意識到非洲黑猩猩的數量正在減少,棲息地正在遭到破壞。我決定去不同的國家瞭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我也做到了。與此同時,我也瞭解到生活在黑猩猩棲息地及其周邊的許多人的困境:極度貧困、缺乏良好的健康和教育,以及環境的破壞。
事情是這樣的:當你非常貧窮時,你會砍掉最後一棵樹,拚命種更多農作物或製作木炭。在1960年我飛越那個小小的貢貝國家公園時,我看到了曾經從東非延伸到西非的巨大的赤道森林帶的一部分。到了1990年,當我飛越它時,它只是一片被光禿禿的山丘包圍的小島森林,人們在掙扎求生。
那時我就意識到,如果我們不幫助人們找到除了破壞環境之外的其他生活方式,那麼我們就無法幫助黑猩猩。
於是,我們啟動了珍‧古道爾研究所的TACARE項目(關愛項目)。當時有一些非政府組織在向當地社區提供一些零碎的援助,但我們的做法截然不同。我們選了七位坦桑尼亞當地居民,深入村莊,詢問當地居民「珍‧古道爾研究所能提供什麼幫助?」,這就是我們的起點。
德國之聲:您的很多工作和項目,例如「根與芽」(Roots & Shoots)項目,都關注兒童和青少年。您能否給我們舉一些學生多年來所做項目的例子,一些讓您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例子嗎?
珍‧古道爾:這個項目(「根與芽」)最初由12名高中生發起,如今已覆蓋約60個國家,擁有約15萬個活躍小組。我們的成員涵蓋幼兒園、大學以及各個年齡段。
學生們自己選擇三個項目:一個幫助人類,一個幫助動物,一個幫助環境。我們盡可能地把他們聚集在一起。即使通常只是線上交流,他們也會理解:我們可能膚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但內心深處,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是一家人。
還有一些項目……他們在世界各地植樹,這是他們決定做的。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努力消除塑料,並教授回收利用的知識——中國正在進行類似的大型項目。他們有時會以非常富有想像力的方式籌款,這些方式可能是幫助流浪狗收容所,可能是幫助難民,也可能是幫助地震災民。
就像年輕人本身一樣,他們的選擇也多種多樣。他們會根據自己所在的國家選擇不同的項目。有時,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具有政治敏感性的。這取決於他們的貧富,也取決於年齡。
德國之聲:您希望更多人瞭解動物的哪些方面?
珍‧古道爾:動物像我們一樣,也有感情,也有個性,也能感受到快樂或悲傷,能感受到痛苦、恐懼和絕望。而且它們比我們過去認為的要聰明得多。
老鼠被訓練來探測地雷。這些是巨型森林鼠,它們被認為幫助莫桑比克擺脫了地雷。我曾遇到過很多莫桑比克人,他們在內戰後因為踩到地雷而失去了一隻腳、一條腿。老鼠真是太聰明了。
章魚可以用空蚌殼為自己建造房屋。它們就會把蚌殼帶到它們想去的地方,因為它們需要石頭來藏身。而如果那裡沒有石頭,它們就用兩個空蚌殼,然後鑽進一半,把另一半蓋在頭上。
鳥類可以製造工具。你知道,所有這些我們正在探索的東西——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
德國之聲:您認為我們人類如何才能重新與自然世界建立聯繫,並更好地理解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珍‧古道爾:這正是我們希望通過「根與芽」項目實現的目標——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一旦接觸到大自然,他們就會愛上它,尤其是小孩子。
為了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我們需要自然世界。我們實際上需要綠色,需要親近自然。
德國之聲:您認為人們為了保護地球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珍‧古道爾:我認為人們每天都必須明白,他們的生活正在改變世界,他們應該開始思考自己所做的每一個小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比如,買什麼?它來自哪裡?它是否危害了環境?它是否導致了像工廠化農場那樣的虐待動物行為?它是否因為使用童工而售價很低?你開始做出合乎道德的選擇——讓我們試著不使用塑料,回收利用,重複使用,不隨意丟棄物品,不浪費食物。
大公司和政府確實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但至少在民主國家,人民要對誰當選掌權負責。如果你不喜歡一家企業的運作方式,消費者也負有重大責任,因為如果你不喜歡這家企業的生產方式,就不要買它的產品。
這也是要消除貧困的另一個原因,因為如果你真的很窮,你就別無選擇。你只能買最便宜的。
所以,最重要的訊息是:你每天做什麼?你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你是否在入睡時會這樣想「我今天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了一點」?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最後,我想說,如果你今天飛越貢貝,你不會看到光禿禿的山丘了,因為人們已經明白,保護環境不僅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未來,也是為了野生動物的未來。樹木已經恢復了。
德國之聲:看到這些充滿希望的景象真是太好了。
珍‧古道爾:這是我堅持下去的唯一原因。我結識了許多傑出人士,也在各地見證了眾多令人贊嘆的項目。
為了清晰起見,採訪內容經過精簡和編輯。英文原文最初發表於2019年7月12日,並在古道爾去世後重新發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調查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進行多個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