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Moderne Kunst in der Provinz - Die documenta

2009年8月25日

戰後德國對於藝術的如飢似渴催生了卡塞爾文獻展。而它將成為全球最富盛名的當代藝術展,這在1955年還無異於痴人說夢。

2007年6月,中國行為藝術家在卡塞爾圖片來源: AP

"四周是一片廢墟。我們尋找某種可以克服和戰勝那被摧毀狀態的東西。"出生於卡塞爾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家阿諾爾德‧波德(Arnold Bode)描述說。1955年7月15日,首屆卡塞爾文獻展開幕。這是年輕的聯邦共和國的一件文化盛事。納粹政府倒台10年之後,德國公眾終於又能再次欣賞現代藝術。前來參展的670件作品分別來自近150名藝術家,其中包括克萊、康定斯基、畢加索、夏加爾和貝克曼。

1955年9月16日,聯邦總統豪伊斯參觀文獻展圖片來源: dpa

在繪畫、家具設計、展館建築學等領域多有建樹的阿諾爾德‧波德是一名不懈的、獨樹一幟的策展人。納粹政府曾經封殺他的藝術創作。1945年之後,波德想要重返藝術殿堂,最好在家鄉卡塞爾。他將弗裡德利希廣場上的阿魯門博物館定為主展館。這座氣勢恢宏的建築經過二戰的炮火洗禮已經殘缺不全。最初,文獻展只是聯邦園藝展的一個附加部分,讓美術成為園藝展的伴隨節目。

藝術飢渴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作品在第12屆文獻展上圖片來源: Courtesy the artist; Galerie Urs Meile, Beijing–Lucerne

首屆展會可謂是現代藝術成就的一個"大觀園":20世紀上半葉的雕塑、素描以及繪畫--特別是那些受到納粹詆毀的作品得到了全面展現。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送來了畢加索的神秘的《鏡子前的女孩》,法國國家博物館也借出幾幅立體派畫作。回憶往事,波德指出1955年文獻展獲得的成功表現在國際媒體的強烈反響,以及參觀者的人數之多,他們"如飢似渴地趕來欣賞那些在納粹當政的可怕年代無緣會面的傑作。"首屆文獻展的訪客人數達到將近135000人,成為一個極具轟動效應的大事件。藝術圈的圈內人士也成群結隊地趕來黑森州的這座小城朝拜。

首屆卡塞爾文獻展景象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文獻展的字面意思是文獻資料的匯編工作,按照拉丁語的語義理解,還有"教導"以及 "精神"的含義。可見,文獻展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1955年還無人能夠預見它的輝煌未來。1959年,第二屆文獻展召開,此後,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的作品被送到這裡,展館的數量也隨之增長。當代藝術作品從此走上了在這裡系列展出之路。

明星和醜聞

卡塞爾文獻展創始人諾爾德‧波德(Prof. Arnold Bode)圖片來源: AP

1972年以來,文獻展不斷更換藝術總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展覽的藝術風格。2007年,第十二屆文獻展的訪客人數達到400萬人。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成績,但也頻出醜聞:一會兒文獻展報出赤字;一會兒,地方政府認為,這不過是文化精英的藝術秀,而打算取消展出;一些遭到展會負責人拒絕而不讓參展的藝術家甚至將主辦單位告上了法庭。

藝術家們在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上合影圖片來源: DW/Carlos Albuquerque

在卡塞爾總能看到當前風格和未來趨勢的折射。抽象的表現主義和色彩明快的波普風格爭奇斗豔,極簡主義也有一席之地。公眾既能見到相片真實主義的畫作,也能在一望無際的裝置、攝影和錄像的海洋裡大開眼界。通過各種各樣的藝術媒介,文獻展表達自己對當前的社會和政治問題的思考。展覽其實具有教育的性質,第十二屆文獻展的藝術總監博格爾(Roger M. Buergel)認為,"文獻展不同於我們通常獲得的膚淺而枯燥的訊息。"

作者:Michael Marek / 亞思明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